所以除了事關華蓁,一般他是不會召見他的。
吩咐完了便趕緊讓秦淮帶著人離開,生怕自己多看一眼,心頭堵得慌。
不等秦淮派人去問華蓁什麼時候動身。
華蓁已經收拾好東西,備了一輛馬車,直奔鎮國將軍府。
給鎮國將軍和老夫人請了安,秦淮這才匆匆趕來。
當即陪著華蓁前往邊關的宛城。
南詔與大燕相鄰的宛城是個很複雜的地方,此處不僅與大燕相鄰,還和吐蕃接壤。
因此這一塊要格外的亂一些。
尋常的府衙很多事情管不到,索性便不去管,只要不鬧出大問題來都成。
但宛城雖然亂,卻也比起旁的地方要繁華許多。
因為此地乃是三國比鄰之處,所以商販來往很是頻繁,便是帶動了宛城這一塊,繁華的快能趕得上都城。
秦淮陪著華蓁倒了宛城,直接去了駐守在宛城秦將軍的大營。
駐守宛城的秦將軍,乃是鎮國將軍的親弟弟,也算得秦淮如今身份上的叔叔。
得知華蓁和秦淮來此接應天策軍,頓時肅然起敬。
雖說對於秦淮這門親他心中不認,但是對於天策軍華巖首領,華巖的女兒,他卻是很敬重。
這是源自於對對手的敬重。
秦淵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當初跟大燕打了不少的仗,也是與華巖交過手的,他這一輩子最佩服的便就是華巖。
得知華巖戰死,還痛心疾首了很久,覺得再也沒有這樣的對手,心中很是感慨。
所以得知金城公主將華巖的女兒帶回來,根本沒管這到底跟金城公主有沒有關係。
當即帶著所有的將士前去相迎。
如今得知華蓁要來,還是為了迎天策舊部,當下心中更是歡喜。
吩咐軍中的副將準備好酒肉,要款待華蓁。
華蓁對秦淵還是有些印象的,遠遠的見著秦淵帶三軍在城外相迎,當即讓江芙扶著下了馬車。
很是恭敬的給秦淵施禮。
秦淵見此,趕緊跪下:“末將秦淵拜見永安公主。”
“將軍快快請起。”華蓁知道秦淵是個英雄,自是不敢託大,當即虛扶秦淵。
秦淵這才起身,恭迎華蓁京城。
華蓁如今可是金枝玉葉,自是不能進軍營,與一幫將士同吃同住。
秦淵早早在完成安排了最好的酒樓,整個包下來,讓華蓁可以好生休息。
為了能在這幾日保護好華蓁的安危,更是將所有的公文都搬到酒樓。
華蓁看著秦淵就差沒將整個大營都設在,福滿樓,頓時很有些無奈。
只得讓秦淮去跟秦淵說清楚自己的來意,秦淵這才吩咐人趕緊撤退,只是留了一部分人保護華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