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蓁跪在地上也不敢抬頭,只能揣摩著太后的心意輕聲道:“蓁兒的父孝還有一年,現在並不想提及親事,蓁兒如今只想能在佛前替爹多念些經文,至於旁的並未多想。”
聞言太后點點頭,看著華蓁:“你是個聰明的孩子,素來也孝順懂事的很,哀傢什麼意思想必你也是明白的。當初皇后在世的時候曾跟哀家提過,想讓你日後嫁給太子,哀家瞧著也是個不錯的,太子性子也是敦厚的很,加上你他乃是表親關係,日後想必也不會虧待與你。你便回去好生待著,等滿了父喪,哀家自會求了皇上為你做主。以後你也當潔身自好,莫要再與旁人有過多的接觸,可明白了?”
“蓁兒明白,謝過太后恩賞。”華蓁聞言心中清楚,眼下只能先應聲,畢竟父喪還有一年,等日後是什麼光景現在誰也說不好。
而且她也是當真不願與秦淮扯上任何關係,如此不如應下太后的話,也好叫太后放心才是。
太后聞言很是滿意,點點頭看著華蓁:“你既然明白,哀家就不多說了,今個若是沒有旁的事,便去抄本經書供在菩薩案前,你也好順便靜靜心。”
華蓁恭敬的應聲,自有宮女領著她去佛堂抄經。
看著華蓁走遠,跟在太后身邊的常嬤嬤這才開口:“太后現在該是放心了,只怕外面的傳言終是有誤的,奴婢瞧著清和郡主怕是沒有旁的心思,該是人以訛傳訛才是。”
聞言太后輕嘆一聲:“最好如此,柏舟遲早是要繼承東郡王府的爵位,東郡王妃自該是出自名門之後,若是華巖還在她興許還有幾分機會,但是現在她完全沒有半點機會,即便是有著清和郡主的封誥,也配不上東郡王府的門楣。”
常嬤嬤聞言沒說話,只是小心在一旁伺候著。
華蓁自是不知道,跪在佛堂的案前認真的抄寫經書。
等抄完一本,已經是兩個時辰過去。
饒是在一旁看著的宮女,也覺得有些熬不住。
見著華蓁將經書抄完,趕緊上前拿過抄好的經書輕聲道:“煩請郡主稍等片刻,奴婢想將經書送給太后娘娘過目。”
華蓁點點頭。
目送著宮女出去,自己則是恭敬的跪在原地。
等宮女回來,將經書供奉在菩薩的案前,這才看著華蓁:“太后娘娘已經歇了,讓郡主抄完不用去請安,直接回去便是。”
聞言華蓁站起身來,只覺得膝蓋有些痠麻,卻是強忍福了福身:“既是如此,蓁兒便先告退了。”
說完這才由著曹嬤嬤扶著出了慈寧宮。
慈寧宮外的小宮女領著華蓁出宮。
剛走過慈寧宮,就瞧著一個身穿華服的女子,帶著幾個宮女朝慈寧宮這邊走了過來。
華蓁當即低頭,領著曹嬤嬤站在一邊。
女子似是沒看見她一般走了過去,卻沒走幾步停下身子,回頭看著華蓁,很有些倨傲的問道:“清和郡主?沒想到今個這麼巧,竟是在這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