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小柳津奈緒這種自說自話的性格持正反兩面觀感。
壞的方面在於高田旭有時覺得小柳津奈緒太自嗨,說話太不靠譜。
好的方面在於她不被其他事物遮蔽,總是輸出自我中心的觀點。毫不動搖的氣場令人多少感佩。
見高田旭在看她,小柳津奈緒回了一個不像她的柔軟微笑。
一時間高田旭有些呆住了。
這傢伙……
“嗯,首先我們先暫時不提直接把能力者投入成戰力。這方面我不太懂。”
“ok。”以小柳津奈緒的興趣,她只關心經濟利益吧。
哪怕涉及到武力或能力研究也都是附加的。
“呵呵,那首先能做文章的就是超能道具吧。”
高田旭點點頭,其實他沒告訴小柳津奈緒有些超能道具只有能力者才能使用。
一是他認為,畢竟還有辻光裡那隻玩具熊那種疑似自發行動的型別。
二是因為超能道具本身就有一個很大的侷限。既然要暢想,難度不要一下加得太高。
他指出這個侷限:“小柳津學姐,就像我剛才說的,超能道具製作起來似乎很困難。
能力者數目又極為有限。這樣是不是就要走精品化奢侈化路線?”
“這是一種方向。”小柳津奈緒同意,但又提出,“不過現在說超能道具沒法量產還為時過早哦。”
“哦?”
“能力者只能手工打造,不代表超能道具只能量產。舉幾個例子。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分拆。”
“比如製作晶片的矽晶圓,一開始也是一整塊板子。但是後續就會被切割成幾百份,然後用複雜的光刻和蝕刻工藝在表面形成無法計數的微型電子元件。”
“這個思路很好,但估計不可行吧。”高田旭想了想說道。
“畢竟就算是超能道具,恐怕也跟通道有關。連能力者都只多出一個通道,超能道具就算被分割開來。通道的問題也很難解決吧?”
話是這麼說,但高田旭覺得靈智學已經有很深入的研究。
搞不好某種程度上這種方案真的可行——分割或共享連線精神界的通道。
“嗯,像晶圓或平面玻璃那樣誇張是有些難以想象。但超能力者跟現代的產業鏈相結合。這是一個容易聯想的方向。”
“超能力者本身可能算手工業者,但有可能透過一些方法簡化他們在產業鏈中所需要付出的勞動。”
這裡,小柳津奈緒又提出一種工藝上的假設。
“比如如果有一類材料,進行特定加工後可將能力者賦予的超能力進行固化。”
“啊,所謂的‘賦予’,我認為就是你說的那種定位能力,或者讓玩具自己動起來的能力這類。有別於那個什麼什麼光的召喚類。”
“嗯,這麼分類很貼切。這想法感覺真的可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