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草兒在大家的又哄又獎勵下用舌頭舔了一小口蛋黃。全家驚呼讚歎,該給喝水的趕緊將水湊到草兒唇邊,該鼓勵和獎勵的趕緊在旁邊誇著。
當然,一般這種時候草兒父親雲新都是不在場的,若是他在場,草兒沒敢太任性,大夥兒也不敢那麼去哄著他們的小草兒。
不過,草兒雖然被奶奶和家裡人寵得任性,但卻是有著很多其他小孩不如的優點。
比如說,自控力。沒錯,草兒從小自控力貌似就很不錯,夜裡幾乎不尿床。為此,每每有人問起,奶奶都非常的驕傲,說:
“我家草兒確實很小就開始不尿床。我都是睡前把一把尿,再和她說第二天早上起來再尿,如果半夜想尿尿,不能直接拉,要和大人說。還真管用,這孩子幾乎都能做到第二天早上起來尿,晚上憋醒了就搖醒我。“
草兒也有半夜被外面的狗吠聲吵醒的時候,不識字的奶奶便會舉著破舊得脫落了封皮的小人書,在黃黃的燈光下,一頁一頁地給孫女翻看著裡面的人物圖片,講述著古代那個聰明的七品芝麻官如何不畏權勢,智鬥惡婆孃的故事。
每每此時,哭泣的草兒便會安靜下來,直至聽到睡著。
這是屬於草兒幼年時的繪本故事,那本破舊的小人書,也不知被奶奶翻了多少遍,被草兒聽了多少遍。這是草兒最初接觸到的善與惡,好人與壞人的啟蒙。這個故事,這一本小人書,直到草兒識字後,還百讀不厭。
草兒奶奶對孫女草兒的愛,是完全給予的,無條件。
草兒奶奶只要覺得好的東西,無論吃的用的,都恨不得都給了孫女。無論是客人來做客帶來的糖果餅乾,還是帶來的好玩的,無一例外,都會留給孫女。
隨著年歲漸長,趴在奶奶肩上的草兒,變成了圍繞在奶奶膝邊的小麻雀。
奶奶在菜園裡忙碌,草兒便在旁邊幫著扒開葉片捉趴在葉背上的蟲子。奶奶和客人聊天,調皮的草兒會過來扒拉一把桌面,看有沒有客人帶來的吃的東西,如果有,便會拿一些出來放桌面上,再把剩下的提到自己和奶奶住的床頭櫃抽屜裡。如果沒有,便會淘氣地在客人和自己逗樂時張著一張豁牙的嘴說:
“怎麼知道人家裡有小孩,也不帶點糖來。”
弄得奶奶哭笑不得,趕緊打圓場。
外婆來看草兒,邀請草兒跟自己一起回去,草兒大剌剌地坐在沙發上,一邊吃著外婆剝給自己的花生,一邊搖晃著雙腿說:
“等我吃完花生來!”
吃完花生,這小可愛又說:
“等我喝完茶來!”
幼稚的話語逗樂了走了好一段路來看她的外婆,也讓歡樂溢滿了老人家的心,直誇草兒奶奶把外孫女照顧得很好。
單純的草兒就這樣沉浸在奶奶甜歪了牙齒的呵護中,眼淚很少,歡笑很多地慢慢長大,從沒有想過還要再渴求其他誰的愛。
失去母親的草兒,在奶奶這裡得到了她所有的愛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