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雲新推著明清抽血,驗血。
上午十點,結果出來,雲新去醫務室找醫生問情況。剛好醫務室裡坐著的就是上次給草兒做手術的李醫生。
李醫生把幾張化驗單和片子結合了看,臉色相對和緩點地說:
“她胸部是有腫瘤,這是肯定的,從形狀和化驗單來看,確實很有可能是惡性的,可以選擇做手術或者是保守治療。”
“做手術是怎樣?保守治療又是怎樣?”
“做手術就是切除,但同時要化療,病人很痛苦,以目前的醫療水平來看,也不能根治,只是遏制。但會不會造成感染或者腫瘤細胞的轉移,就不能保證。”
李醫生接著說:
“目前她還沒出現轉移,可以考慮保守治療,回家吃藥,定時來打針做檢查,但有可能惡化速度快,到後面也就沒辦法了。”
“手術治療風險大嗎?”
“大,我們縣裡效果估計不是很好,保險起見,去省城做會更好。”
“哦——那得多少錢呢?”
“縣裡大概要一萬多,省城貴一些,手術和藥物下來怎麼也得三萬多吧。”
“哦!保守治療呢?最壞的可能會怎樣?”
“最壞的可能就是惡性腫瘤,一年多的時間吧。”
“那手術最好的可能怎樣呢?”
“如果去省城做,估計就要一直吃藥,預後情況怎樣,也是要看手術情況的。如果是縣城,預後風險更大,做完手術能不能下得了床,也是不能確定的。現在我們的醫療水平還不夠,面對這類疾病還是很難的。”
“哎……謝謝醫生,是不是早些發現就好了。“
”這和病人自身的體質和性格也是有關係的,她應該是想得多,很能忍的人吧。“
”是啊,家裡家外的都愛操心,個性又要強,什麼都要做好,什麼都放心裡去,不病也成病呀。“
”嗯,看來你也還懂些,那你回去好好的勸慰病人,別讓她多想,也別讓她勞累和操心。至於手術的事,你們考慮考慮,考慮好了再來找我吧。“
“好的,謝謝李醫生。”
雲新拿著片子包好,走出了醫務室。
李醫生知道自己剛給他女兒做過一個全身手術,現在又輪到他的妻子,不由得搖了搖頭,也是同情。
”雲新,你回來了啊?醫生咋說的?咱能回家了嗎?“
明清一見雲新回來,就急不可待地問。
”嗯,咱收拾收拾下午就回去。“
雲新反覆想過李醫生剛剛的話,想著手術風險大,要做就得去省城做,但省城預後效果也不好說,花費又實在是太高了,最主要的是,明清生完草兒後身子骨就一直沒好好恢復,身子弱不說,以明清的性格,一旦動了手術,就會陷入情緒的低迷,這樣下來,能不能下得了手術檯都不得而知。
雲新想了好一會,在猶豫要不要告訴雲新一些關於病情的情況。
“明清,剛剛醫生和我說了,說你胸口能有一些結節,不過不要緊,是良性的,但也不能忽視,所以咱還得定期地過來打針檢查,這段時間也得吃藥,不能停……”
雲新儘量放輕鬆語調和明清說。
“嗯,好。那醫生有說到什麼時候會好嗎?”
面對自己的病情,明清就像一個小孩兒一樣,沒了主見,只是希望快點能好個乾淨利落。
“嗯,咱不是來定期檢查,不就知道了嗎?要不怎麼得觀察呢?不過醫生又強調了,說你這病啊,跟你的產後恢復和心情有關,你一定要牢牢記得我說的心情勝良藥,不能再事事多想了啊,也不能逞能幹重活了,你就在家幫著娘做些輕家務活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