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峰來說,這位柯老先生真不愧是華國金屬物理的奠基人。
其知識面之廣博,經驗之豐富,即便讓他這位開了掛的‘妖孽’,都有一種甘拜下風的感覺。
尤其是在類似於BaNiSn特殊構造的這些小理論身上,更是讓他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原來,還有這樣的理論?
原來,這種構造還能這般變化?
原來……
如飢似渴。
大師果然不愧是大師,這一次來參加學術研討會,真是來對了!
劉峰心裡感嘆無比。
想到接下來還有和丁傳賢院士約好的私人交流,他的心裡也越發的期待了。
和柯院士一樣,單純的刷書已經讓他在這些方面的知識難以寸進,畢竟,他現在也已經達到了創造知識的那種層次,比起從書本上汲取知識,現在的他也更側重於和同行之間的交流討論,閱讀最新的文獻資料,聽取報告會等等。
知識的火花從來都是在碰撞當中擦出來的,也只有在這些情況下,才能夠讓劉峰更進一步、有所收穫。
劉峰對柯老先生佩服不已,反過來,柯院士呢?
老人家的心裡也一樣,對於劉峰,他也更加佩服了。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炸藥獎獲得者的實力到底如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種感覺可不是柯院士妄自尊大。
因為他也曾經和不少的炸藥獎學者有過交流,單論知識的博學程度,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盡興。
而且,有些方面,老人家也確實不比那些人差多少,之所以沒有獲得過炸藥獎,只不過是出於為國家奉獻的需要而已。
譬如說他在金屬材料抗熱疲勞方面的研究,在全世界來說都是首創,直接拉近甚至超越了西方國家的先進水平,至少,在M國和毛熊的某些尖端武器和發動機裡面,都沒有類似的金屬材料應用。
也譬如說,他透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某種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發明的某些準晶、微晶、奈米晶金屬材料,都屬於開創性質的;
其他還有隱身、抗氫、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複合材料等等,柯院士曾經的團隊,都有過獨特的貢獻。
這些東西如果真的放出來,區區一個炸藥獎,那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因此,對於劉峰獲得炸藥獎一事,他也並沒有產生太多的神聖感。
然而,當他親自接觸到劉峰之後,他才真正知道這位年輕人,為何被許多科學界的大佬前輩視為華國科技界未來數十年的領袖人物了!
他退休的這些年來,一直都在收集那些特殊但實用性‘不高’的理論知識點,不說成百上千,數十個知識點還是有的。
這些東西,即便是對材料學研究功底非常深厚的老專家老教授,知道的也不多,然而,當他把這些知識點拿出來和劉峰分享的時候,這位19歲的年輕人,竟然比他還要如數家珍!
即便有幾個知識點實在是過於生僻,劉峰確實沒有見過,但當他給這傢伙講解的時候,劉峰很快就能反應過來,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推陳出新!
就這也就罷了,相反,這位年紀不大的劉教授,反而還給他分享了更多生僻的理論知識點,讓他這位自詡在金屬材料學上見多識廣的人物,也嘖嘖稱奇。
以至於他不得不感慨,難道這傢伙打孃胎裡就開始研究材料學知識了不成?
時間很快過去。
當魏志用一連給兩位大佬添了好幾次茶水之後,終於,兩人之間的交流總算結束了。
魏志用如釋重負,連忙站起來給兩人收拾了紙杯,逃也似的跑出了辦公室。
“劉教授果真天縱之才,老頭子我在材料領域研究了60多年,還從沒見過向您一樣博學多才的年輕人,華國能有您這樣的後起之秀,老頭死而無憾矣!”
交流的最後,柯老先生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握著劉峰的手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