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些城外,白凡一人站在青城長老李正的墳前。
“李老,多年不曾來看你了,沒想到第一次來就是給你請罪的。
當年你託我為你照顧年僅十四的重孫兒李明心,在下愧為人師,沒有保護好他,今日特來向您老請罪了。”
說完,白凡對著老李正的墓碑一個大禮,隨後取出食盒裡面的酒肉,就這麼一下坐在墓碑前,一杯杯對著墓碑痛飲起來,時不時還用酒罈敬上幾杯給老李正。
正當白凡喝得微醺之時,洪千里走了過來,手裡拿著一個東西。
“師父,這是在明心師弟貼身的胸口處發現的東西。”
白凡接過一看,原來是一張紙條,正是臨別之時,白三妹送護身符時留的字條,只有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哎,問世間情為何物啊!
千里,將你明心師弟葬在李正長老旁邊吧,此物隨其陪葬。
告知所有人,關於西南的一切,不可跟三妹說起。”
“那,李信忠呢?他們是兄弟,人死恩怨消,是否葬在一起?”洪千里問道。
白凡冷哼一聲:“他?他早已自逐家門背叛祖宗,沒資格葬在這裡。
既然他是吐蕃最後一任國主,那就給他個體面的葬禮,依吐蕃王室之禮,葬在吐蕃歷代國主的陵寢吧。”
兩天之後,李正長老陵寢旁邊多了一座新墳,碑文落款是,不良老師白凡所立。
經歷兩年的艱苦戰鬥,吐蕃終於全境被拿下,為此大唐幾乎損失了一萬大軍,戰爭消耗的糧草軍械轟天雷等更是極其巨大。
吐蕃本地軍隊幾乎被消滅殆盡,戰爭造成的人口損失也讓吐蕃雪上加霜,可以說,戰爭過後,留給大唐要治理的,完全是一個爛攤子,連防禦吐蕃都要靠大唐出兵過來。
當然了,吐蕃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西面就是人力難越的大雪山天險,南面是深山老林,北面是羌塘絕地,如今納入大唐領土,基本上不會有外地能攻進來。
留下李元吉帶兵暫時駐守治理吐蕃,李績和白凡等人回師大唐,等日後大唐派出得力人士治理統治吐蕃再替回齊王李元吉。
大唐等人並不知道,在戰爭勝利之前,李信忠給了西突厥罌粟的種子還有一批轟天雷,給大唐的西北埋下了隱患。
而西突厥答應收到好處幫忙在外圍策應吐蕃,不過事實上完全是矇騙之談,足足兩個月了,西北也不見動靜,現在吐蕃亡了,聯盟策應之說更是泡影了。
隴西李氏的兩千多人,白凡做主並沒有為難他們,但是也不能留在吐蕃生根,所以被帶回了大唐,分散各地做種地平民處理,雖然這些人名義上曾背棄大唐,但正如李明心所說,他們不過是一群無家可歸的可憐人罷了。
一個月後,白凡等人一路不停,回到了長安城中,吐蕃被滅,大唐捷報早就透過電報傳到了長安,繼平滅東北諸國之後,大唐再滅西南強國,一時間大唐威名在百姓心中已經紮根甚深,長安城中無不張燈結綵慶祝大勝,許多百姓都從往日談論柴米油鹽的小事,轉而議論起來軍國大事,比如接下來大唐要將戰爭之向哪國等等。
而白凡等人大勝回城之後,全長安城的議論風向就都變了,只因為一件事,那就是藍田侯的頭髮,為什麼全白了,是什麼事情導致侯爺一夜白頭?小道訊息跟颶風一樣,即便是沒人洩露,也有人猜測是不是功力盡失了。
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白凡雖然在百姓心中地位極高,但是盛名之下,卻是無數血火仇敵,沒了一身絕世武藝,白凡就像是一隻拔了牙的老虎,不少人肯定會因此蠢蠢欲動的。
讓李績幫自己推掉皇宮的慶功宴之後,白凡獨自一人徑直回了藍田侯府,並非是因為他怕什麼,而是這一次的西南經歷,讓他身心疲憊,發生了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死了很多人,對國家來說拿下吐蕃是大勝利,但是白凡卻沒有多少興奮,反而心中充滿了造化弄人的無力感。
李二擺了慶功宴,宴請李績和終南書院眾人,封賞一番,並且詳細詢問了白凡和傷員的情況,當場派出內侍老高,表示隨後會帶皇后親自登門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