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凡進宮的時候,沒想到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老李淵也在,而且議政殿內沒有其他大臣,就李淵一人陪著李二。
白凡不知道這算是什麼陣容,好在李二不等他發問就開始說明事情的經過了。
“貴族交糧稅、重新核定田畝之事,我皇家當帶頭爭先,但是家門不幸,李氏皇族出了兩個敗類,帶了個不好的頭。”
“哦?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有誰敢抗旨不尊嗎?
這大唐天下,新貴族裡面,恐怕除了那有限的幾位,哪個李氏皇族之人陛下會手軟?”白凡笑著問道。
而他所說的有限幾人,其實就是指李建成、李元吉這些至親兄弟,還有那幾個任要職的王爺,像淮安王李神通老王爺是李二的叔叔,還有李二的兩個堂兄,李孝恭、李道宗,這兩個是宗室名將,其餘人等,恐怕在李氏皇族裡面的話語權不會太大了。
而這麼幾人又都是跟著李二混的,怎麼會無故抵抗政策?
“呵呵,抗旨?他們倒是沒這個膽子。
簡之,你知道李博和李奉慈嗎?”李二冷笑道。
聽著名字,白凡覺得耳熟,仔細一想,這不是李氏皇族裡面兩個無能敗類嗎?
太上皇李淵有三個哥哥,大哥三哥早逝,二哥李湛承襲了父親唐國公李的爵位,但是李湛也是個短命鬼,在李淵八歲的時候也一命嗚呼了,唐國公爵位又傳給了八歲的李淵,李湛留下兩個孩子,就是這李博和李奉慈。
大唐立國之後,李淵念及親情,就將兩個侄子都封王了,一個封為隴西王,一個封為渤海王,可以說是極為恩寵了。
但是這兩兄弟太過無德了,衣必羅綺,食必粱肉,朝夕絃歌自娛,驕侈無比,所以在宗室裡面名聲極差,李淵無奈,嫌棄二人親小人遠賢臣,只好賜他們一堆先賢典籍,要他們靜心讀書。
但是白凡不明白,怎麼這時候兩個閒散王爺蹦出來了?
“這兩人不是閒散王爺嗎?怎麼,難道投敵了?”白凡問道。
“哼,他們倒是沒有投敵,卻比投敵更令人可恨。
之前因為隴西李幼良事件,派去了孝恭堂兄主持隴西事務,朕怕這兩個混貨再出么蛾子,所以就將他們二人調回了長安,封地也進行了置換,一個放在河北道,一個放在河南道,誰知就是這一步棋走錯,今日惹出了麻煩。”
“他們不願意交糧稅嗎?難道皇族宗室沒有族規嗎?”
“不,他們交糧稅,但是卻因為交糧稅要重新核對田畝,這兩個蠢貨抖了個機靈,竟然將手下多出的田產土地全都捐出去了,捐給了佛寺。”
什麼???
白凡一下站了起來,捐出去了?捐給了佛寺?這,這他麼誰給出的主意?找死嗎?
“誰?哪個該死的傢伙出的主意?就是他們兩個嗎?真是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