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捂著昏沉的腦袋悠悠醒來,起身看到守在一旁的杜如晦。
“克明,代朕致書侯君集,玄甲軍將士屍身要運回長安,朕,作為其中一員,要親自給他們送行。”
杜如晦恭敬行禮道:“陛下,恐怕此時已經晚了,侯將軍書中所言,仙糧運輸還要二十天,屍體無力運回,只能忍痛就地焚燒,帶回骨灰了。
估計此時早就完成,大軍也已經上路了。”
聞言李二長長一嘆,沒有再多說什麼。
“陛下,仙糧被毀一半,根據我們的計算,會影響未來的育種,如此,我們的征戰計劃估計要推遲了。”
“仙糧之事白凡最瞭解,一切等他回到長安再議。
朕記得荊州急報說民眾不穩?”
這時其他眾臣已經聽說皇帝轉醒,快步趕來了。
“陛下,不僅僅是荊州一地,隨著訊息的傳出,各地百姓都會為之憤怒,畢竟期待了三年的仙糧,那畝產千斤的寶物,如今被敵人付之一炬,誰人不痛心?
若是不知道敵手可能還罷了,現在明知道是吐蕃人乾的,臣等推測,不久的將來,舉國都會掀起復仇吐蕃的熱潮。”房玄齡彙報道。
李二沉吟道:“復仇吐蕃?哼,自然是不能放過這個罪魁禍首,朕準備御駕親征!”
“不可,陛下,國戰事關重大,不能草率。
況且此事還有諸多疑點,臣等認為需要仔細分析。
一來是吐蕃五千大軍,是如何能夠無聲無息的潛入大唐腹地?
二來是這個訊息不實,明明是仙糧毀了一半,為何流言說是全部焚燬,似乎是有人故意推動此事,想要激起大唐的民變,所以當此多事之秋,我們不能不謹慎行事。”長孫無忌勸道。
房玄齡也開口道:“東北之事還未有結果,之前藥師曾言大唐無力再起大戰,如今剛剛出其不意滅掉吐谷渾,那裡還未穩定,東北還不平。
加上吐蕃不是普通弱國,那裡易守難攻,我軍早年也曾交戰過,可我們計程車兵一去攻打就頭暈目眩喪失戰力,所以,諸多情況來看,現在不是復仇的時機,請陛下隱忍三思。”
李二一拳打在龍案上,冷哼道:“隱忍三思?人家都拿刀捅到我們腹心了,朕還要隱忍,恐怕朕會是大唐最為軟弱可欺的一任皇帝了。”
“陛下,臣等不敢,絕無此意!”
“都起來,你們所言句句有理,朕豈能不知?朕可以擔下這個恥辱,但是我們如何跟百姓交待?你們可有對策?”
眾人對視一眼,魏徵開口道:“陛下,我等商議的結果是緩兵之計,首先宣告仙糧被焚燬一半,還有一半留存做種,只會延長育種時間而已,早晚能夠發到每一人手中作為救命糧,如此暫安民心。
至於復仇一事,先下國書跟吐蕃宣戰,但是不起大軍,宣而不戰,等到仙糧平安回到長安,並且召回吐谷渾大軍之時,有兵將在手,我們再從長計議。
相信到了那時,民眾心情已經稍稍平復,無論最終是戰是和,總有一個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