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皇宮太極殿!
李二啪的一聲將奏摺摔在几案上!
“查!
一定要給朕查清楚,為何黃河會突然決口!”
房玄齡出班道,“陛下息怒,今年北方降雨連綿,有水災不足為奇,黃河決口古來有之,擋不住此次天災很正常!”
沒等李二反駁,朝臣之中就有人站出來了!
“陛下,臣以為房大人此言差矣!
北方今年多水,黃河決口?為何其他地方無事,偏偏是洛陽?為何洛陽毫無防範?大水也不是一日即成的!
而且竟然是守將屈突通的急報,不見洛陽令尹的奏摺呢?”原來是大唐第一諫臣魏徵魏玄成!
“不錯,玄成所言有理,此事明顯有蹊蹺!
此次黃河決口,肯定不全是天災!
玄成,你去!去洛陽,查清楚是何原因,是誰在禍害國家!
朕給你聖旨特權,一旦查出是何人涉案,無論官員等級大小,無論是庶民還是皇親,一律國法嚴懲,許你便宜行事,可先斬後奏!人手不足,去找屈突通!調兵!”
“臣,領旨!”
朝堂中人面面相覷,怎麼會給這麼大的特權?
很快有些機靈老道的官員就反應過來了,陛下這是想借助此次大災,清除洛陽有二心的勢力呢!
洛陽是東都,而大唐李氏在太原、在長安發家,所以洛陽不是李氏的根基之地,一直都是楊氏、王世充等老臣留下的殘餘,勢力縱橫,盤根錯節,所以朝廷的政令很容易在洛陽出問題。
正因如此,大唐才一直派重兵把守著,別的地方守軍都是一萬,而洛陽處在大唐內部中心,不懼外敵,卻有足足三萬人馬守城!
“無忌,根據應急預案,此次水患殃及百姓太多,所以我們必須從長安給他們支援了,緊急調物資過去,你親自去!”
“臣遵命!”
大朝會的事情,不到一個時辰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而大唐再次遭災的輿論很快風起!
一些有心之人心思又活泛起來,他們很是善於總結,說大唐皇帝李二上位幾個月,北擊突厥,導致了十萬雲州百姓被屠!
貞觀元年,就發生了世所罕見的旱災和蝗災!
這貞觀二年,又開始發生澇災?黃河決口!
很顯然這是上天在昭示著什麼!
雖然這個小道訊息只是流於口頭猜測,但是不得不說其高明之處就在於給人們留下了思考的餘地,一連串的事件,很顯然都跟當今皇帝有關係,卻沒有在流言中說明白!
李二看著手中的密報,冷笑道,“朕不舉刀,是沒人知道朕的厲害嗎?本以為上次滅楊氏,殺王家能讓他們清醒一二,怎麼他們就不害怕嗎?
去派人查清楚這次是哪家?”
長安城中,鴻臚寺內,一向都是接待各國使節的地方,現在裡面就住著西突厥的使節!
那西突厥真珠得了國書之後,雖然任務完成,但是卻沒有著急回去,而是派人將國書帶回西突厥,他自己留在長安,準備認識一下大唐的官員,然後趁機活動一二!
使者真珠對著手下的副使陰笑道,“嘿嘿,這次大水災,他大唐至少能死上萬人,屠殺我們百姓?老天爺都不會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