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馳科技上一次股改,基層員工當中也有不少員工分到了一定的股份,檀錦程兌現了當初的承諾,符合工齡的優秀員工在股改過程當中都會獲得一定的股票份額。而這132名員工作為公司樹立的典型,自然是從從都有。
也不多,每名員工1000股,按停牌之前5.05元的股價計算,也就是5000元左右的價格,相當於一個月的工資。
從來沒有接觸過股票,對股票一竅不通的基層員工,最近談論最多的卻是股票,因為每多漲一個點,他們手裡股票的價格就更高。
“這一天就漲了500多塊?”
復牌第一天,長風集團報收5.56元,漲幅10.10%,1000股的收益是510塊錢,徐興磊只覺得有些夢幻。
什麼都沒幹就多了510塊錢,這錢來得也太快了吧?
那老闆今天一天賺了多少?
好奇的徐興磊在網上找起了新聞,他已經是8小時上下班制了,不過偶爾還是要加班的;當然,作為管理層加班是沒加班費的,不過徐興磊卻是樂此不彼。
無他,他在車間辦公室裡也有一臺屬於他的辦公電腦了,兩年時間閃馳科技在智慧化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小,erp管理軟體不斷的升級。
想當領導,哪怕是基層的,也得學會公司的管理軟體。
兩輪電動車是一個長久的生意,即使是2023年,頭部企業活得都很舒服,打造智慧化工廠也是閃馳科技的最終目標。
檀錦程的計劃是用五到十年之內,隨著智慧製造的不斷普及,透過物聯網,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新技術的普及,閃馳科技透過打造智慧工廠來實現智慧生產,智慧倉儲以及智慧物流等等全面智慧化的生產流程。
閃馳科技的智慧化改造,也可以給尉來汽車提供一些思路。
左右這次上市也會募集近12億資金,可有得了。
蹲在辦公室不願意回去的徐興磊,在電腦上查著公司上市的資訊,他是真的不懂股票,老闆賺了多少錢他還真不知道怎麼計算。
不過今日長風集團復牌首日,不需要他來計算,就有好事的媒體把檀錦程的首日收益給計算出來了。
不一會兒就搜到了相關新聞。
“臥槽,1.018億,一天賺了這麼多,牛逼牛逼。”
這麼一看,徐興磊倒是對老闆有多少錢起了興趣,於是又開始翻起了新聞,這些在網際網路上也不少見。
好事的媒體又在統計檀老闆有多少錢了,長風集團持有的市值11.1億元,橙子科技持有的市值17.5億元,僅僅這兩家公司市值就超過28億元。
航新新能源以及尉來汽車上一次的投資估值也被媒體給挖了出來,按投資之時的估值,老闆持有這兩家公司共計21.2億元。
其他財務不透明的幾家公司,錦鵬實業的以及錦逸實業這兩家公司老闆持有的股份被財經媒體估值在20億元左右,八方電氣持有的股份市值約莫在5到7億元之間。
另外巨量引擎投資的股份以及到底有多少現金流這些都是查不到的,姑且就按20億計算。
實在不是這些財經媒體不專業,而是除了上市公司之外,閃馳系所有的財務都不對外透露,閃馳科技若不是這一次借殼上市,他們也無法探知具體的財報。
“28.5億,21.2億,20億,5到7億就按5億算吧,再加上20億,那就是94.7億元。”
臥槽,這就是老闆從2004年開始創業到現在打造的了江山?差不多100億啊,算下來每年賺25億元!
按照上個月公司的福布斯富豪榜,按老闆這個身家來計算,他能排進前20名了。
“我覺得這統計有點少了,聽說錦逸實業跟錦鵬實業這兩家賺美刀的公司每年的出口量在甬城都是排得上號的,怎麼可能只有這麼點兒。”
徐興磊不懂金融估值的方式,只是覺得以這兩家公司賺的美刀來計算應該不止這麼多,實際上這兩家估值有些多了,錦逸實業說白了也就是大號皮包公司而已。
論起估值來說,一家貿易型的公司哪怕一年賺再多的美刀,估值也不會過高的,錦鵬實業也是如此。
不過,檀錦程八零後首富的名頭還是實至名歸的,畢竟他是白手起家,跟排名第三的必貴園少東家繼承來的151億元財產不同。
徐興磊上班摸魚,統計著老闆有多少錢。
他的老闆這會兒正有些煩這些媒體的報道呢:“特麼的,一天賺一個億,這標題是哪家媒體寫的,公關部跟他們溝通一下。”
10月30日公佈的福布斯排行榜,當時股市正值低點,長風集團也是停牌階段,檀錦程通了點關係,把自己的身家壓到了48.2億元,排名第54位。
這年頭出現排行榜前列的可沒什麼好處,今天排名第二,曾經首富的那位光頭,因為涉嫌操縱股價被抓起來了。
這樣的日子裡說自己一天賺了一個億,這不是作死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