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間,大魏招降鄭芝龍之事,因為鄭森而受阻。
陳名夏建議,停止招降,剿滅鄭氏,不過高義歡卻認為鄭芝龍是鄭芝龍鄭森是鄭森,堅持繼續招降鄭芝龍。
魏國的勳貴集團,勢力強大,他們需要戰爭獲得功績、爵位、土地,同時也希望,獲得江南的大批人口。
這點讓高義歡比較頭疼,天下大亂多年,北方人口銳減,勳貴地主需要佃戶種地,南方手工業需要大量的僱工。
手心手背都是肉,高義歡雖早就提出了鼓勵生育的政策,可是想要恢復人口,至少還需要二十年,而在這段時間裡,他著實很難兼顧各方利益。
招降鄭氏,關係到大魏能否參與大航海,趕上末班車,為此高義歡否決了陳名夏的建議。
只是因為扣押使者,造成兩方都有芥蒂,況且鄭芝龍不能獻上整個福建,大魏條件降低,鄭芝龍又有了些猶豫。
有鑑於此,八月初入秋後,天氣轉涼,集結於浙中的魏軍,便開始陸續南下,再次兵臨仙霞關,給鄭芝龍施加壓力。
這日,大睛天,氣候已經不如六七月時那般炎熱,仙霞關上,鄭軍將士們立在城頭,在寬逾兩丈的關牆上,鄭家的軍旗飄揚,士卒持著長矛來回巡邏。
忽然,巡邏計程車卒站住腳步,為首一將扭頭向關外眺望,他只看一眼,神色立時大變,急忙大聲呼喊,“有敵情。”
在關牆外的山丘上,黑色的魏軍士卒,漫山遍野而來,彷彿一塊移動的黑色地毯。
不多時,身穿山紋鎧,頭戴鳳翅盔的鄭彩登上城頭,他扶垛眺望,只見遠處魏軍鋪天蓋地而來,神色頓時一沉。
“這有多少人馬?”旁邊將領驚呼一聲。
“看架勢不下十萬!”有人沉聲道。
城上的鄭軍將士湧到牆邊,議論紛紛,詐呼起來:“魏軍如此之眾。”
鄭彩手扶著牆垛,心裡忐忑,急聲道:“都不許放箭,速報福州!”
~~~~~~
浙江,寧波,是明朝少數對外開放的口岸。
此時受到戰爭影響,特別是鄭氏歸降不定,寧波口岸內的船隻,已經少了一半。
在寧波市舶司衙門內,高義歡身穿黑色龍袍,頭戴翼善冠,手扶著腰帶,在一群官員的簇擁下,參觀市舶司,聽人講述江浙海貿的情況。
主管寧波市舶司的官員,名叫方以智,他邊走邊介紹道:“陛下,南明主要設有四個通商口岸,分別是杭州、寧波、泉州、廣州,其中我們寧波,主要負責與朝鮮、倭國的貿易。此外福建鄭家、海上紅毛夷、佛郎機人,也時常來此貿易。”
高義歡等人走在一間大堂內,中間擺滿了各種船隻的模型,牆壁上掛著一副副的海圖,以及市舶司的一些稅目說明。
高義歡微微頷首,“鄭家在貿易中,佔了幾成?”
方以智忙道:“陛下,鄭家有山五商海五商,山五商遍佈江南各地,負責收購貨物,海五商是他們的船隊,負責運輸貨物。寧波市舶司一年內,有半數交易都是來自鄭家,如果算上打鄭家黃旗的,那佔比可達七成左右。”
高義歡有些吃驚,鄭芝龍那個龜孫,肯定老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