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巖隘口以北的自治州留在帝國,隘口以南的自治州被劃入聯盟版圖。
聯盟的代管官員來到蒙塔,為群山之國帶來了新的稱呼、新的身份和新的統治者。
蒙塔人默默接受了這一切。
今天,仍舊有許多蒙塔人不得不離開眷戀的故鄉,只不過不再是作為士兵,而是作為工人與農夫;
今天,赫爾維蒂眾子仍舊戍守著群山邊境,只不過不再是抵禦南方的蠻族,而是防衛北方的帝國。
他們被動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沉默地忍受一切不公和痛苦,就像他們的先祖。
但是,當有一天蒙塔人可以選擇的時候,群山會作何決定?
我們還在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
——————
地理概況:缺少適宜耕種的大片平原,宜居的土地被群山分割成一個個單獨的定居點
*[大部分城鎮坐落在山谷中,緊鄰水源——例如湖泊和河流。許多蒙塔城鎮甚至沿著山腳將整座湖泊包圍起來]
——————
政治架構:高度自治的地方自治州+被聯省操縱的國家議會+獨立於議會的常備軍團
*[蒙塔共和國破碎的地形導致統治成本十分高昂,所以蒙塔各地方傳統上都處於高度自治的狀態。每個自治州都如同一個小型國家,法律、稅收、外事部門一應俱全。
即使是深耕蒙塔共和國二十餘年的聯省,對於各自治州內政也無能為力,只能從聯邦政府的層面間接插手各州事務]
——————
集權程度:弱
*[完全散裝]
——————
經濟政策:貿易主義/自由貿易
*[作為礦石和鐵器的產出地、糧食的進口地,蒙塔共和國不希望其他國家對本國生產的鐵器徵收高額關稅,作為交換,蒙塔共和國可以將糧食的進口關稅下調至零]
——————
軍事編制:兩個滿編的常備軍團+各自治州民兵
軍事特色:精銳善戰的山地步兵;隨時可以提供大量優質兵員的軍事傳統
——————
重要城市:號角堡、鋼堡、盧塞恩、斷北要塞
————————————————————————
————————————————————————
[瓦恩共和國]
*[帝王終究逝去,長劍終究腐朽,偉業終究被遺忘,唯有瓦恩的血脈長存]
———————————
歷史概述:
瓦恩的歷史要晚於山前地和維內塔。
雖然從地圖觀察,瓦恩距離上古帝國的發源地更近。但是對於古人乘船航行遠比翻越巍峨的群山更加輕鬆。
至於今天連通帝國和瓦恩的群山商路,實際是在瓦恩殖民地建立以後,才被殖民者開拓出來。
然而群山商路的打通並未給瓦恩帶來什麼好結果。因為只要穿過群山商路,瓦恩便無險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