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一把大火燒了洛陽,遷都長安,但各路諸侯聽到這個訊息後,除了孫堅,再沒有一位諸侯有興趣向洛陽進軍。
鮑信本欲帶兵去往洛陽相助孫堅,卻被劉辯勸住,現在的洛陽,身居四戰之地,斷壁殘垣,四周無糧,連雞肋都不如,誰去了只怕要被饑民給生吞活剝。
就算能將洛陽穩定下來,這天下間何人又能守住洛陽呢?西邊有長安,東邊有諸侯,夾在中間,只怕是孫武、吳起重生,也是迴天無術。
想著洛陽的人民,劉辯心中一嘆,只有自己儘快強大起來,才能營救更多的子民,大漢朝積弱太久,非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夠逆轉乾坤。
……
“母親,我不要嫁到北平去。”
“母親,我不要嫁到渤海去。”
兗州刺史府的後堂,一對哭得梨花帶雨的少女正跪在馮夫人面前,這對少女正是劉岱的兩位女兒,長的豔麗非常,平時愛若珍寶,不想這次父親回來,卻要將她們遠嫁,聽聞訊息後內院便哭聲震天。
馮夫人不過是個女流,哪裡有什麼主意,自家夫君的決定,她同樣不敢反對,並且袁紹和公孫瓚是目前名氣很大的兩位諸侯,馮夫人哪裡敢去得罪,只是摟著一對女兒“心肝、寶貝”亂叫一氣,一群女人抹著眼淚哭成一團。
“小姐何不去問問程立先生,他也許有辦法。”兩位少女的乳孃看到這情形,也是抹淚不止,突然想到了程立,立即開口建議。
“對啊,對啊,去找找程立先生!”劉岱的大女兒叫劉英,小女兒叫劉芳,此時劉英一聽程立之名,立即破涕為笑,拉著劉芳便出門而去。
看著自己的一對女兒,馮夫人愁眉緊鎖,對身邊的乳孃說道:“你說那個程立能行嗎?”
“夫人,現在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奴婢聽人說這個程立可不簡單,少年時經常夢見自己登上泰山以兩手捧日,這事在東阿縣是人盡皆知。”
馮夫人苦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此事我也聽人說過,大凡傑出的人物,總是有著上天的庇佑,這程立也許就是這樣的人物吧!”
……
來到東阿縣後,劉辯將縣城丟給了袁渙去管理,然後開始忙自己的事情。
將面具取了下來,劉辯整個人潔白如玉,丰儀秀朗,身高也增長不少,不是和劉辯極熟的人,已經認不出這是曾經膽小懦弱的漢少帝。
東阿小城,遠離朝廷,這些民眾如何會認得曾經的天子,劉辯大部份時間都不戴面具,以第二種身份入世。
群英會會長——沈萬三,字無明,藉藉這個後世大財主的名字,希望自己也能早點發財。
群英會在河內郡、袞州招攬到不少的人才,雖然都是下層民眾,以工匠為主,卻是劉辯現階段最需要的人才。
將匠人分類,泥匠、鐵匠、木匠,然後劉辯統一進行講解,要求他們對大生產的理論有初步的認識。
婦人也是很有用的,手巧的、溫柔的、嘴利的一一組織起來一起聽課,這些婦人和男人們混在一起,那效率果然是提高了不少,積級性也大為增加。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是經過實踐後的真理。
這群匠人劉辯交由袁渙統管,這位先生脾氣好,心腸好,不會虧待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