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伴峰坐在三房之中,仔細想象著隨身居里每一個房間的模樣。
從正房想到十三房,每一個房間的細節都沒落下,就彷彿親自走了一遍,
火車公公曾經說過,小火車裡三房最特殊,能自由行動,李伴峰覺得在三房裡練連洞房,最有希望成功。
在腦海裡,李伴峰對兩個房間的格局最為了解。
一是正房,平時在家的時候,他總在正房和娘子待在一起,房間裡的桌子、
椅子、櫃子,就連架子上的陳設,李伴峰都非常熟悉。
第二熟悉的房間是十三房。
十三房是晉升雲上三層之後才出現的,裡邊沒有傢俱,空空蕩蕩。
李伴峰想把這兩個房間調換一下位置。
調換位置的關鍵,在於腦海之中的順序和過程。
要明確調換之前雙方的位置距離和各個細節,還要在腦海中仔細構想兩個房間對調的各個步驟。
這個過程非常不合理,但李伴峰必須要在認知之中把這一切變得合理化。
好在隨身居的本體是個火車,兩節車廂調換位置,從邏輯上來說,還比較容易構想。
試了十來次,一直沒成功,李伴峰卯上了,躲在三房裡一直沒出來,屏息凝神,用了差不多兩個鐘頭的技法。
技法越用越投入,李伴峰感覺就要成功了,卻突然打了個冷顫。
這什麼狀況?
趨吉避凶麼?
家裡能有什麼兇險?
又或是技法已經學會了?
李伴峰推開房門一看,門外空無一物。
正房變成十三房了!
李伴峰大喜過望,趕緊去十三房看看狀況。
路過九房的時候,看到地上多了個箱子,這箱子原本在正房,手套經常鑽到箱子裡邊睡覺。
這箱子怎麼跑到九房來了?
連洞房沒能把箱子調換過去,只把箱子留在了半路?
不對呀,按照李伴峰的構想,應該是兩個房間完整對調,這箱子不該落下了李伴峰繞著箱子走了一圈,盯著箱子下邊問道:「兄弟,你這做什麼呢?」
手套從箱子底下鑽了出來,聾拉著食指道:「要搬的東西太多,來不及了。」
「誰讓你搬的?」
「當家婆讓搬的,她看當家的練了一整天了,實在覺得心疼,讓我們都把東西都搬到十三房去了。」
李伴峰一臉慚愧,陪著一家人把東西又搬回了正房。
唱機安慰道:「寶貝相公,連洞房不好學,雲上技法都得慢慢打磨,不能操之過急。」
洪瑩在旁道:「急一點也沒什麼不好,七郎做事一直很快。」
九姑娘搖頭道:「他快,不是因為他急。」
聽了眾人的安慰,李伴峰神情略顯沉鬱。
唱機沉思片刻,想到了一個由頭:「相公,想練好連闊洞房,得和宅子有感應,咱家老爺子受了傷,和相公感應不起來,技法自然不好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