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還都屬於試執行狀態,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現在求穩不求快,等到運轉正常後,再慢慢提速,不僅是巨象樹人是這種情況,就連後面的遷徙大軍也是如此。
這是遷徙大軍第一階段——磨合,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整個遷徙大軍都流暢的運轉起來,並且讓平民適應這種持續趕路的狀態。
拽著壓路鐵柱的巨象樹人,當然不是在荒野中隨意的亂走,而是有著清晰路徑的,一道八米寬的、散發著淡淡腐朽氣息的黑色通道,綿延不絕的通向遠方,他們只需要沿著這個標記前行便可以了。
這個標記通道,自然是半月駒露娜的功勞。
這件事情,並不是與血爪軍團定計完後才開始實行的,而是在露娜獲得了**熔爐,意識到她在開路方面的優勢後,就已經開始做了。
其他的路段還有疑問,在泰瑟爾境內的遷徙路段卻沒有,他們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在伊斯河北岸,開啟一條直通安姆王國瑞塔汶城的新道路。
這兩座城市之間,是沒有直接連通的商道的,達勞瑪想要前往瑞塔汶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是水路,沿著伊斯河逆流而上,相對來說,倒也順暢,只是路途有點長,曲曲折折的繞一個大彎,將近六百多公里。
另一條陸路,則是透過扎薩之路前往薩拉達斯,然後再轉道薩瑞之路,前者有三百五十公里,後者有二百八十公里,總距離甚至還在水陸之上。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這兩條路的大部分地段,都處於薩拉達斯的領地中。
僅僅是遷徙大軍的聚集,就讓他們全體上下緊張的不行,又怎麼可能允許他們前去借道。
這也是達勞瑪被那些軍閥貴族卡死的主要原因,他們原先太過依靠扎薩之路和伊斯河水運,身在泰瑟爾腹地,道路兩頭一被卡,他們立刻就被圍了起來。
原本扎蘭達將破局希望寄託在蓋文的迷斯諾埃爾上,想要透過它進行轉道,繞開薩拉達斯的封鎖。
但是隨著遷徙事宜的推進,他們發現,哪裡有在伊斯河北岸藉機打通一條直通瑞塔汶的商道更快、更便捷?
雙方直線距離三百八十公里,而半月駒初步開闢出來的這條道路,總計四百一十公里,基本上是一條直線過來的。
緊跟在巨象樹人後面的,便是偏廂車先鋒軍了。
只是這些騎兵手中拿的並不是刀劍盾牌,而是十字鎬、頭、鐵鍁、籮筐之類的勞作工具,那些剛剛走馬上任的隊長、指揮官們,則在進行最後的叮囑。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填坑、平石。”
“填坑的時候,就地取材,以碎石為主,泥土為輔,一層石一層土,不要齊平,而是比周圍的路高出一截,呈土包狀即可。”
“平石任務則交給能使用柔石術的施法者,那是被施展了柔石術的土石,是最好的鋪路材料,全部都給我刨出來,當作其他坑洞的修補、填充劑,優先使用到壓路機過去後出現的坑洞,同樣是起土包,交給巨象樹人大人踩實。”
“這裡發現一個坑,需要填平。”
“這裡也發現一個。”
“這裡被大面積壓塌,需要大量土石,快,快,快,咱們的偏廂車隊,馬上就要出來了。”
這些騎士、僱傭兵對新安排的工作,不僅沒有任何的牴觸情緒,反而是興致勃勃,因為這種修路模式,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他們一分為二,三分之二在前面,沿途尋找那些明顯的溝溝壑壑,將它們全部填平,並略高於周圍地面,等待巨象樹人壓路機過來,將它們壓實壓平。
三分之一在後面,負責填平那些被巨象樹人壓路機壓出來的坑洞,其中以齧齒類動物的洞穴居多。
操作方法與前面的如出一轍,最後的壓實工作,則交給多出來的那名巨象樹人,用自己超過五十多噸的龐大重量,硬生生的來回踩實。
一如既往,普通手段與魔法手段齊上陣,前者為主,後者為輔。
四公里/小時,若是單純用來趕路,實在是算不上驚人,老頭散步都比這快,但是加上修路的話,那已經不是用驚人來形容了,簡直就是神速,而且這只是起始速度,並非最高速度。
這條一次成型的土路,遠要比想像的還要結實,因為就有一名五十多噸的龐然大物跟在後面,走過後,根本沒有絲毫變形跡象,普通商道也不一定能負荷得起他的折騰,一百五十噸的壓力機威力,絕對不是吹出來的。
等到修路隊出去將近一公里,偏廂車先鋒軍的偏廂車方才在兩匹健壯駑馬的拖拽下,緩緩的駛了出來,古怪的是,這些偏廂車竟然沒有配備馬伕,卻有條不紊的順著新修出來的道路前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