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古代是油淬,在這裡就是覆土燒刃,乃各門各派的不傳之秘。”蘇淵解釋道:“否則柳生大小姐也不會千里迢迢專門跑到龍泉去偷師。”
“也是因為如此,每個流派的作品都有獨一無二的花紋,真正鑑賞高手可以透過紋理和地肌判斷刀的優劣高低,叫做刃文。”
說完拿出幾把刀,講解道:“這把紋路如同丁子,也就是丁香的種子。第二把叫互目,齊整的波浪狀刃文。”
“不同部份也有單獨名稱,以互目波浪狀例,向邊鋒的浪底稱為谷,向刀背的浪頂稱為頭,中間的部份就稱為腰。”
“這兩把品質中等,也就是人榜前十的水平。你再看這把,流沙刃文,沸晶體與地肌夾雜,多條線紋出現,形似大漠流沙。”
“還有第四把,合有大量馬登斯晶體的線狀紋,很高反光度。線狀紋多彎呈閃電形,稱為稻妻,都是精品紋路,已經不亞於地榜水平。”
最後拿起一把刀,展示道:“五把之中,此乃最強,牡丹映,已經達到天榜水平!”
徐奎接過刀,研究半天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好奇道:“師傅,為什麼叫牡丹映?”
蘇淵重新拿回刀,雙手平舉,靠近嘴邊,深吸口氣,輕輕一吹,只見哈氣落在刀鋒之上,原本平平無奇的刀鋒竟然露出斷斷續續的白影!
徐奎大吃一驚,蘇淵笑道:“地肌的表面出現白映或暗影,有如影子投在表面,為上品特徵,號稱備前之刃。”
“如果出現暗影,稱為影映。若映的邊緣紛亂如亂刃,這就稱為亂映。若映的邊緣成直線,則稱為棒映,常見於室町時代的作品。”
“如果是斷斷續續,就稱為牡丹映,向刀身吹氣就會現出白色曇映,稱為白氣,是美濃傳後期作品的特色。”
徐奎聽完滿臉佩服,不愧是師傅,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就連小鬼子的門道都一清二楚。
看完柳生家收藏的幾十把名刀的蘇淵,早就成為當之無愧的大師,剛才只是說了一點點而已,千年發展下來,鑄刀理論博大精深,普通人窮極一生也很難全部精通。
不同的刀工流派,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設計。比如帶有角棟的多為上古刀;庵棟是為產自屋根的刀的特色。三棟乃相州傳刀工常用的設計;丸棟九州島和北部的古刀。
年代久遠的刀,地肌的表面或會因為長年的擦拭磨蝕,露出顏色較深的芯鐵,連同原有的顏色,會形成另一種奇特韻味。
例如著名刀匠青江的作品會產生鯰肌或澄肌的效果,山城國門派的高手的作品會產生來肌的效果,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所以不光是鑄劍師,就連相劍師在島國的地位也十分崇高,乃名門望族的趨之若鶩的座上賓。光地肌最少六七十種,再加上幾十種不同刃文,組合起來對於鑑賞眼力要求極高。
古代冷兵器時代,一把名刀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試刀過程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斬人!
最上大業物,能夠切透九成至整體的人體厚度;大業物能切透七至八成的人體厚度;良業物能夠切透五至六成的人體厚度;至於最差的業物,也能夠切透兩至四成的厚度。
戰亂四起,也是武士刀最輝煌的亂世,生試直接切割活人,每把流芳百世的作品都染滿鮮血和生命。
比如號稱百人斬的妖刀——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