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細緻者則用本三枚合、四方合、五枚合等,此外在刃易折處特別加用鐵料。將不同材質之料經過不同之古法融合為一體,令全刃質地均衡,可謂工藝之至。”
“燒刃之泥土,各有講究,不同流派各有秘傳。刀體敷土,高溫後刀刃與刀身處出現各種刃紋。不同流派刀工因敷土方法不同,故其刀上所現刃紋各有不同。”
不光是柳生惠美,就連徐奎都聽的聚精會神,對於武士刀沒有太多瞭解,今天算是大開眼界。
“在我看來所有刀劍鑄造工藝,基本上殊途同歸,無論是油淬古法,還是覆土燒刃,都是利用高溫把微量元素讓刀劍重新吸收,進一步提升品質而已。”
“每把刀劍跟人一樣,資質不同,性格各異,不可一概而論。所以如何因材施教,才是高手和工匠的最大區別。”
蘇淵總結道:“回、退、正、淬,乃名副其實的四把火!”
一番話讓柳生惠美茅塞頓開,對於覆土燒刃很多疑問迎刃而解,驚喜道:“聽大師一席話,果然勝讀十年書,惠美受教了!”
“明天咱們去老溪廢礦轉轉,運氣好說不定能找到最適合鑄劍的黃泥,不光是覆土,就連油淬也能用到,那才是符合五行的真諦!”
打發眾人散去,蘇淵回到家,用溫水清理隕石礦,果然發現經過水浸泡下來的泥土,金光閃閃,非同一般。
泥中藏金,
它們就是油淬和覆土的關鍵所在!
蘇淵把黃泥過濾出來,細心儲存,準備自制淬火劑。計劃把黃泥均勻攪拌到特製油脂中,濃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除錯,不同鋼材使用不同濃度,濃度不同會導致冷卻速度曲線的拐點和斜率出現差異。
現在自己也沒有太多信心,畢竟實戰經驗不足,這也是購買鑄劍作坊的最大原因。夜深人靜關上門,可以多嘗試幾次,就算失敗也沒人知道,安全放心。
現在得到隕鐵,五行中的金已經搞定,明天去廢礦尋寶,目標是五行之土,隱藏在泥中的養劍之寶。
蘇淵仔細研究隕鐵,古代有很多關於天外奇石的傳說,相傳乾隆的九龍寶劍就是用熒惑鍛造而成,死後隨葬於東陵。
史記記載:秦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當年火星侵入心宿,象徵著帝王有災,有顆隕星墜落在東郡,落地後變為石塊,老百姓有人在那塊石頭上刻始皇帝死的文字。
始皇聽說,派御史前去挨家查問,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殺死,想焚燬天外隕石。
結果連燒幾天幾夜,絲毫無損,沒辦法只能找來徐福作法,鎮壓於地下,後來又被劉伯溫挖出來,獻給朱元璋。
劍5尺,劍柄特長,上雕九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
後來被孫殿英盜走,幾次流轉,下落不明,成為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