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賓主盡歡,尤其是耿寶昌,越看蘇淵越順眼,有種相見恨晚,忘年之交的感覺。
送老爺子回家,臨行前千叮萬囑經常來看看,聊聊天,蘇淵才離開,回到龍泉。
接下來的半個月準備玲瓏茶具,讓繭山弘次郎趁熱打鐵,同時又拿出十件梅子青花瓶和香爐,交給對方乘勝追擊。
日子過的充實自在,每天弄好素胎,交給廖天上釉,老馮燒窯,成品收回來統一開光,讓柳生惠美空運去島國。
藝術品不能急,限量很重要,所謂物以稀為貴,特別是現代藝術品,畢竟人還在,細水長流最關鍵。
震驚……現代工藝品竟然入選故宮!
哥窯重現江湖……龍泉再出奇人!
傳統工藝是否真要崛起?
隔行如隔山?史上最年輕工藝大師的強勢反擊!
蘇淵看著網上各種八卦訊息,對於故宮哥窯大展,眾說紛紜,說什麼的都有。
尤其自己仿製的哥窯葵口大盤,被安排在最重要的展位,下面專門文字註解前世今生,成為熱議焦點,在幾十件傳世哥窯中,鶴立雞群,獨領風騷。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
“獲得新技能——無中生水,功能自行摸索。”
“新任務:重現秘色瓷,得到世人認可。”
蘇淵神情一震,秘色瓷……難道是……
趕緊拿起玲瓏茶杯,發動技能,白光閃爍,不由感嘆道:“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所謂秘色瓷,最早出於晚唐詩人陸龜蒙的解釋,秘字從禾從必,禾指五穀糧食,必指隱匿,兩個字元連起來表示國家糧食庫存數量機密。
色字從刀從巴,刀轉義指齏粉。巴指附著,兩個字引申指藥粉配方,秘色的意思是保密釉料配方。
特殊釉料配方才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自古這種配方保密,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越上秘色器,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
千百年來秘色瓷只存在於史料中,考古學一直沒有找到任何實物,所以學者甚至認為根本是無稽之談。
一九八七年四月考古工作者在法門寺唐代地宮,發掘出十三件越窯青瓷,在記錄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帳上,這批瓷器的確記載為瓷秘色,第一次重見天日。
蘇淵舉起茶杯,在陽光下微微晃動,湖水般淡黃綠色的瓷釉,玲瓏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勻淨幽雅得令人陶醉。
在光線照射下,杯裡明澈清亮、玲瓏剔透,真像盛著一泓清水,令人歎為觀止。
無中生水!
妙不可言!
蘇淵露出滿意微笑,如果說千峰翠色是提升釉面,金絲鐵線是追求開片缺陷美,那無中生水才是把青瓷推向巔峰的必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