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價達到1000萬英鎊時,仍有六七人出價。當時王定乾給我說估價在800萬英鎊左右,把最高支撐點定在1000萬,沒想到最後……”
老爺子痛心道:“埃斯凱納齊是世界上經營早期藝術品的主要古董商,他在標價達到1350萬英鎊時才加入,經過持久角逐才將寶物收入囊中。”
“拍完後連他都被現場的緊張氣氛耗盡氣力,已經達到極限,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最神奇的是,這件元青花居然是從沉船中打撈而來!”
蘇淵看著元青花,總覽瓷器發展史,元青花無疑是其中一個亮點。元代除一些品格清淡的小件瓷外,多數收藏在伊朗、土耳其博物館,因為稀有的天藍色,被奉為國寶。
以氧化鈷為原料在白瓷素胎上描繪圖案,再用透明釉覆蓋,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釉下彩瓷器。其白底藍彩,千年如新。
青花瓷雖然早在唐代就有,但完整的唐青花、宋青花至今沒有發現。到元代中晚期,青花工藝逐漸成熟。
“經過專家研究估算,全世界只有300件元青花,而且都在博物館。民間基本沒有真品,就連高仿都少,因為原料太珍稀。”
蘇麻離青!
這種早已絕跡的原料,讓整體畫面青花紋飾色調受窯溫影響存在深淺不一的變化,用放大鏡觀察,給人一種清澈深沉之感。
細看青花呈色,活靈活現,在濃豔之處有鮮活的流動感,千古一絕。
耿寶昌感嘆道:“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誇姆薩村,當地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
“青花呈色濃重青翠,色性安定,因為蘇麻離青含鐵高而含錳量低,在適當的火候燒造下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豔色澤,美不勝收。”
“由於蘇麻離青料含鐵比較重,使燒成的器物有一種其他釉料所沒有的特徵既鐵鏽斑,嚴格說這應該是一種瑕疵,恰恰是這種瑕疵成就元青花。”
蘇淵仔細研究,眼裡閃過各種場景,發現燒製過程中蘇麻離青料含有的鐵的成分會衝破釉面,使釉面產生一種無法人為製作的破口。
既象爆炸點一樣的不規則,但同時又有高低起伏有層次感,有的象冬天掉下的樹枝,有的象燒過但沒有燒盡的煤渣,有的象山上的有水的梯田,更加有的象激流中的漩渦。
甚至抽象畫中的鬼臉,千姿百態,儀態萬千。每個器物中有成百上千個爆點,每個爆點都有不同的圖案,誰能夠仿製?
開闢一個由素彩到彩瓷過度的新時代,畫風豪放、富麗雄渾、層次繁多,在中華民族的傳統審美觀上另闢蹊徑,是瓷器史上的一朵奇葩,奠定景德鎮天下瓷都的威名。
元青花用麻倉土和瓷石作它的骨架和血肉之軀,用蘇麻離青和白青釉作衣裳,以高超的繪畫技術神韻給瓷器賦予靈魂,所以在全世界拍賣史上屢屢創天價記錄,樹立霸主地位。
“當時的蘇麻離青早就絕跡,就算後來明清時期用回青替代,最上品也重現不了元代之美!”
耿寶昌意興闌珊道:“千百年來無數能人異士想重現元青花,可無論原料,還是工藝,從來沒有一個人能成功,這才是真正的物以稀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