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判的時候告訴諸國,補償百姓的銀兩不得由他們國庫出,由王室、貴族等的私庫出。
不追究他們保護不利的罪責,還拿我們銀子去補償,算盤打的也太響了點。”
“陛下聖明!”
李若漣也是愣了一下,隨後立刻回應。
這一點他還是真沒有想到。
“還有三封信,你繼續吧!”
“臣遵旨!”
李若漣收回心神,取過第三封信快速的掃視了一遍,口中發出了輕咦之聲,臉上也滿是意外之色。
“陛下,第三封信大致意思是,柔佛半島諸國願意去蘇門答臘島說服廖內、巨港一帶勢力聯合亞齊剿滅海外三國勢力,然後橫推亞齊。
待橫推亞齊之後,蘇門答臘島也會將和柔佛半島一起徹底臣服大明,這封信中還列舉了此舉的五條理由以及亞齊不會歸順的理由。
以錦衣衛掌握的情報來看,亞齊不歸順的理由是相當正確的,也就是說,我們還是要和亞齊打上一場才能談蘇門答臘島的歸附問題。
臣以為,柔佛諸國既然願意代勞那就讓他們動手好了,也給我們省了很多事兒。”
“李指揮使,我怎麼覺得這裡面有貓膩呢?”
林弈皺著眉頭道:“他們怎麼會如此的主動,畢竟一旦與亞齊對上,勢必會再死上許多將士的,圖什麼?”
說到這裡,林弈接過書信快速的看了一遍,當他看到最後的時候恍然大悟:“原來是想要火器。”
“當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明著說是減少傷亡,實則是拿到火器後加以仿製,然後用來對抗我們?當我們傻……嗯……也不對呀!
按照第一封戰報的描述,他們應該是看到蒼山戰船上的飛雷炮和三弓床弩的威力了,就他們所需的這些佛朗機炮和火神槍對我們來說不能說沒有威脅,但基本上是沒啥大用的。
他們既然能看出我們坐山觀虎鬥的用意,就應該不會這麼蠢。
難道是想戴罪立功?但這也說不過呀,只要歸順這一條,我們就不會再計較之前的過錯了,有些費解呀!”
“也沒什麼費解的,除了戴罪立功外,還有報仇!”
崇禎說著看向了李若漣:“朕記得錦衣衛的情報中顯示亞齊曾經三次進攻柔佛,逼的他們兩次遷都,死傷無數!這是大仇,現在趁機報了。”
“陛下聖明,我們橫推和他們橫推雖然結局是一樣的,亞齊都滅亡了,但意義是不同的,史書只會記載他們將亞齊橫推了,大仇得報。
如此,諸國國王死後地下見到列祖列宗也是有個交代,畢竟亡國前親自報了大仇,同時也算是對柔佛諸國的百姓有了一個交待。”
“咦……還真是!”
林弈雙眼一亮,驚咦了一聲。
李若漣的這個想法很是合情合理。
崇禎聽得啞然失笑,不得不說李若漣這個腦回路很是神奇怪。
“對他們的這一招,朕以為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想憑藉說服廖內和橫推亞齊這兩種功勞換取最大程度的談判資本。
或許是多留一些金銀珠寶,也可能是給予高官,或者是其他的。”
崇禎說到這裡,嘴角掛著一絲的冷笑:“想法是好,但主動權在我們手中,給多少那是我們說了算。
給他們保留的是在不影響朝廷管理的情況下的最大化,不是他們功勞多少來衡量。
既然他們想去橫推,那我們就成全了他們這份心,通知陳謙,讓他從燕山衛中調齊所需火器一併送到柔佛去,給他們三個……半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