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你們說我們奮起反抗,他們會損失慘重?”
“這就是一個笑話!”
“到底是誰給你們的自信和錯覺,讓你們以為我們能奮起反抗能讓大明損失慘重的?”
“能覆滅九大勢力的數十萬大軍,火器無雙,我們拿什麼打?”
“自鄭和下西洋開始,柔佛半島有多少大明血脈的百姓?粗略估算至少三成以上,部分地區更多,這些傳承了一兩百年的家族雖然無力抵抗西班牙等諸國,但在外敵盡去的情況下,還是能影響更多的本土百姓的。”
“以前大明北有建奴和蒙古犯邊,東有倭寇襲擾,西南有安奢苗族叛亂,東南有西班牙等海外諸國侵襲,境內貪官汙吏橫生,大臣結黨營私,皇帝不理朝政。
如此情況下,海外的大明百姓才不會想著回去呢。
可現在大明已經將種種問題都給解決了,蒙古歸附,建奴犁庭掃穴、扶桑覆滅,西南安穩、海外諸國徹底滅殺,
境內吏治澄清,皇帝年輕有為,海運和海貿也都開了起來,疆域擴大數倍,大明徹底的強大了起來,這種情況下,海外百姓要不要歸附,跟著分一杯羹?
國家有難你跑了,現在強大就想回來,有那麼好的事兒嗎?
可現在他們可以戴罪立功,而這個功就是控制所在地的百姓,確保不會出大亂子。
如果死了,那麼大明朝廷會給他們報仇,其事蹟著書流傳,活著那就和以前徹底劃清,跟著享受榮光。
你們看看現在各地有大明血脈商人、世家的表現就知道他們已經暗中投靠大明瞭。
所以,想聯合百姓反抗給大明造成極大傷害就是一個笑話。
對我們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大明的謀劃幹掉淡馬錫和蘇門答臘的西班牙等海外諸國殘留的勢力,然後主動上表投降。
王位、貴族、爵位等等就不要想了,最大的可能就是保留部分財富或者給一些副職。
我們是一個狹長的疆域,一圈都在大明的商隊環繞下,數以萬計的商人在這裡停留補給,加上這裡本來的大明血脈的百姓,用不了多少年就會被徹底的同化,柔佛本土文化只會出現在史書的記載之中。”
眾人陰沉的神色逐漸退去,取而代之的則是蒼白和無力。
他們都是聰明人,否則也不會成為一國之君,哪怕是一個小國。
阿都拉馬雅沙分析了這麼多已經很清晰的告訴他們了,無論是武力還是文化,他們都只有徹底歸附一條路可走。
他們是馬六甲王國的後裔,雖然分裂成數個蘇丹國競爭,且被海外的西班牙等諸國鎮壓,但他們依舊是保留著王國的血統和傳承。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他們會再次聯合、實現偉大的復興。
可現在大明的再次興盛直接扼殺了這種可能,他們不得不徹底臣服,然後成為歷史,這是何等的殘酷?
“阿都拉馬雅沙,我們能不能重新和……和海外西班牙諸國聯合?西班牙等三國損失慘重,且這麼也需要一箇中轉,而我們柔佛半島和蘇門答臘就是最好的中轉之地。
我們和他們重新聯合就是平等互惠互利的地位,共同抵抗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