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為什麼要散佈失敗的假訊息,秦國滅六國的哪場戰爭沒有合理的理由?楚漢相爭、齊桓公伐楚、漢使等等。
二是不想增加傷亡,即便是他們火器再厲害也一定會有傷亡,連年征戰之下,能不用戰爭解決的最好還是不用戰爭。
三是這裡有太多的華人百姓,一旦將我們逼急了,我們的確無法反抗大明,但抓百姓當肉盾還是可以的,大明即便戰勝了我們,也會讓當地百姓不滿,難以管理。
所以他們才會大費周折,曲中求直。
可你們一旦這麼做了,就給了他們機會,他們會毫無顧忌的大軍橫掃,哪怕是大明那些天天喊著仁義道德的酸腐儒生都會舉雙手贊成。
這其中孰輕孰重,你們總能分的清楚吧!”
分的清嗎?
分不清!
這事兒根本就不是分不分的清的事兒,幾萬軍士的性命和幾十萬百姓的性命哪個輕哪個重自然是後者。
可為了幾十萬百姓的生命就要犧牲幾萬軍士的生命?軍士的命不是命?他們做錯了什麼?
“軍人的使命是保家衛國,保衛國家不受外敵侵犯,保衛我們的百姓不被外敵凌辱、殺害!他們不是自殺,而是戰死沙場,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據本王估算,只要我們全力進攻他們大機率會撤退至河口城,據城防守,憑藉城牆和火器,可以給我們造成最大程度的傷亡,如此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如果他們也是這麼打算的話,我們即便是不間斷攻城,至少也得三五天的時間,而大明的商隊隨時都能返回,你們決定吧!”
阿都拉馬雅沙的話彷彿催命符一般,在眾人耳中炸響,將他們的心神震的粉碎。
一邊是幾萬軍士,一邊是數十萬百姓,一邊是自己的榮華富貴,這很難抉擇。
他們是百姓的君父怎麼能為了自己的富貴放棄百姓?
可能活著且還能過著富貴的日子誰又想死呢?
難、難、難……難以抉擇。
一時間糾結、驚懼、擔憂、決然等神色在眾人臉上迅速的變幻著。
“開始全力進攻吧!”
良久之後,一人出聲了,給出了自己的答覆,而這個答覆宛如神明之音將心神混亂的眾人拉回到了現實之中。
糾結與迷茫之色快速變成了決然。
“同意!”
“事已至此,沒得選擇了!”
“為了所有百姓,只能如此了!”
“用幾萬軍士換幾十萬百姓,這買賣……合算!”
“為覆滅淡馬錫的西班牙等三國勢力,也算是為之前百年屈辱報仇了,死得其所!”
“待徹底歸附,安定好百姓後,本王再去向列祖列宗請罪!”
“阿都拉馬雅沙,下令吧!”
……
“呵呵……之前說那麼多到了現在還不是選擇讓自己活下來?真是一群虛偽的小人!”
聽著眾人的回應,阿都拉馬雅沙心中冷笑著怒罵了一句,但罵歸罵,事情還得繼續做。
“既然諸位都已經做了決定,那麼我們就宜早不宜遲,本將安排完之後立刻開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