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
沉思的眾人驚呼了起來,皆是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徐光啟,眼中滿是火熱。
崇禎也不例外,連剛端起的茶杯都放下了,看向徐光啟,眼中滿是詢問之色。
“陛下,臣說的是真的!”
徐光啟沉聲回應:“說穿了不值一提,我們將燧發裝置裝在了飛雷彈內部,飛雷彈飛射出去落地後,劇烈的撞擊會觸動觸發裝置,
進而點燃火藥池的火藥和引線,引線引爆爆炸火藥,達到爆炸的目的。
如此便能解決引線在空中被風吹滅以及中途被風吹的加速燃燒,以至於提前爆炸的弊端。
我們設想是很好,但實際的製造中問題頻出,不是在炮管內被髮射火藥推動時觸動燧發裝置提前爆炸,就是落地後的撞擊沒有引動燧發裝置,
我們試射的三百餘顆帶有燧發裝置的飛雷彈中,有七成都是在剛出炮管就炸來了,有兩成落地後沒有引動的,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真正能成功的不足十指之數。”
涼亭中急促的呼吸瞬間一滯,眾人興奮的神色微微凝固後隨即又活躍了起來。
“徐院長,不要氣餒,既然有成功的那就意味著這條路是正確的!”
“對,從零到一很難,這是無中生有,可從一到一百,這就是量的積累過程,現在咱們有鑄造紅衣大炮的技術,可勁的試驗就是了,總能找到竅門。”
“就是這個道理,只要有想法,剩下的就是實踐了,咱們現在有時間,慢慢來就是了!”
“科舉改制已經開始了,未來三五年內有大量對火器感興趣的學子進入火器研究院,在你們的指導下,說不定就有奇思妙想來解決!”
“徐院長,你放心,此次東征大軍回來了,我一定找那些武將們聊聊,看看軍中有沒有在火器上有想法、天賦的軍士,都給您弄過來。”
……
“諸位放心,氣餒不至於,搞技術研究的早有心理準備。”
徐光啟朝著眾人拱了拱手,而後看向皇帝,小聲道:“陛下,您其他想法嗎?”
“朕?”
崇禎微微一怔,看著徐光啟、畢懋康、孫元化等人希冀的眼神,直接啞然失笑了起來。
這群人還真當自己是無所不知呢。
對於火箭彈他是真的不懂,但從一些大片中他知道導彈的爆炸是由引信控制的,一種是慣性引信,一種是非接觸性引信。
慣性引信就是觸發裝置是兩個模組,發射後在慣性作用下逐漸靠近,在撞擊目標時完全接觸並引發爆炸。
非接觸性引線就是利用鐳射、或其他感測器探測導彈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達到設定的臨界值後引信被觸發,繼而產生爆炸。
這種方式,再給大明兩百年也不可能完成。
那麼就只剩下慣性引信了,而燧發裝置就是慣性的一種,在撞擊的瞬間,燧石與火鐮相撞,產生的火花點燃引線。
思索了幾息後,崇禎沉聲道:“朕倒是有些想法,你們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