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赫赫,論其戰功,僅僅在大將軍洪承疇之下。
眾人點了點頭,甭管是不是因為蒸汽機商船的極速還是飛雷炮、掌心雷等火器的厲害,反正諸國水師是在他手上覆滅的,且傷亡極小,這就是大功。
“這點朕也有安排!”
崇禎點了點頭:“現在大明內部統一,水師主要對外,且還是海外,再叫水師就有些不妥了。
且大明海域從扶桑最北邊的韃靼海峽到最南邊的十度海峽,海岸線數萬裡,需要水師統一排程、訓練、巡防等等。
因此朕決定改大明水師為大明海軍,統籌管理大明的所有水師、海防衛所、水師水寨、水師陸戰軍,
同時成立海軍參謀司和海軍裝備司、訓練管理司、後勤司,各司主官由他們提報,兵部稽核。
設海軍總督或海務大臣一名,統籌海軍軍務,設參政兩人,一人協助總督處理軍務,一人主管訓練。
海軍總督正二品、參政從二品、各司主官從二品。
第一階段,海軍接受軍機處的戰略指導和兵部監察,但在訓練、作戰中獨立自主,只需要報備即可,避免外行指導內行。
第二階段,待蒸汽機戰船速度能達到日行一千或者陸路傳信能達到日行千里以上,軍機大臣中必須有一位懂海軍作戰的武將,同時海軍接受軍機處節制。”
“海軍初設,朕依舊乾綱獨斷,
由鄭芝龍擔任海軍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提調海軍一切軍務;
登萊水師艦隊總兵楊肇基任海軍左參政兼登萊海軍艦隊總兵加兵部左侍郎銜;
南京水師總兵楊擔任海軍右參政兼南京海軍總兵加督查院監察御史銜;
水師陸戰軍總兵俞諮皋擔任監正兼海軍陸戰軍總兵,統領海軍下轄所有海軍陸戰軍,加督查院左督副御史,監察海軍。
各部主官由海軍自己協商,報兵部和軍機處稽核後呈送東暖閣。
對於此種安排,諸位愛卿可有疑問?”
眾人依舊是搖頭,表示沒有問題。
大明一朝自太祖時期,水師都沒有自己的編制和官職,都是按照陸軍來設定的,且水師歸屬駐地所在的都司管轄。
會水戰的武將本就少,大規模指揮的更是少,更別提巡撫、總督這些文官了,純粹的外行指導內行。
且各個水師獨自訓練,沒有標準,戰力完全取決於水師總兵的能力。
如今皇帝將水師整合起來,統一管理、訓練、排程,這是大好事兒,也是海貿之後應對海外各國必須要做的。
“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疑問,那軍機處和海軍之事就這麼定了,兵部儘快將各部主官定下來送到東暖閣。
今天就先到這裡,袁愛卿、範愛卿、畢愛卿留下,其他人先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