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還不夠嗎?在大明境內做什麼生意能賺十倍?”
“不行,得找商人們加工錢,要賺銀子大家一起賺,要不然大家都不要賺了!”
“我們起早貪黑的一個月才二三兩工錢,他們隨隨便便的就賺到了我們百倍、千倍的銀子,太不公平了,必須要加工錢。”
“我們能不能從皇家銀行借銀子,購買商船,然後出海,賺到銀子大家平分,一年走一趟就能賺到我們幾輩子都賺不到的,可不可行?”
“當然可以,前提是皇家銀行願意借給你,十八兩的、五十兩都不是大問題,因為你家的地和家產等等能夠抵償。
可去年拍賣的商船最低都得三萬多一兩,現在海貿資料出來了,再翻一倍都行,按六萬兩算,你得找一千兩百個人一起借貸,你能找到嗎?
即便是你能找到,那能買到商船嗎?你們沒有看見多少商人在戶部和工部外面拿著大明匯票排隊?
等到你們的時候,早就有數千上萬艘商船在海外航行了,利潤肯定還有且比大明內還高,但平分到你們一千兩百人還能有多少?
按一趟一萬兩算,每人八兩半,可一趟來回得三到四個月,平均一個月才二兩一錢,和你們給商人們做活有什麼區別?”
“就是,經商哪有你們想的那麼簡單,你們看看這個告示上面的內容,此次出海遭遇大風浪,受傷九十多人,失蹤八人,茫茫大海落水八人,那就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海上天氣詭譎多變,前一天還是風和日麗,說不定明天就是狂風暴雨,你們沒有去過海上,總體驗過颶風吧。
離著海邊數百里都那麼嚇人,更何況海上,一旦遭遇那就是船毀人亡,沉入無邊海底。
即便是皇家銀行不將你們的耕地和房屋收回去,但你們家至少數年的結餘都得還給銀行,妻兒父母過的有多苦,你自己想想吧!”
“人要有自知之明,賺自己認知內的錢,有些東西你即便是眼紅也只能看著,否則等待你的就是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是唄,要是經商這麼好賺銀子,那大家都去經商好了。”
“最重要的是等大量商船出海後,市場飽和,利潤就會下降,所以不要只看眼前,要看的長遠一些。”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觀望,估摸著商人們會主動加工錢的,能加多少不好說,又不是沒有賺到銀子,合則兩利的道理他們比誰都懂。”
“對,同一個大類的商號不止一家,這一家被抵制了,就給了競爭對手搶佔市場的機會,所以商人們只要不傻,而工匠們只要不貪心,漲工錢是肯定的。”
“漲工錢可能性不大,現在利潤大漲工錢,以後市場飽和了,利潤直線下降,那工錢降不降?漲了簡單降就難了,最大可能就是年底分紅,商家是保本的。”
……
百姓們圍在告示牆前議論紛紛。
驚歎、震驚、嫉妒、憤怒、不屑、羨慕等情緒在眾人臉上轉換著,那些憤憤不平和想著自己單幹的人在周邊人的一通怒懟之下變成了縮頭烏龜。
而這些懟人的人就是錦衣衛的暗線,就是為了給激情高漲而上頭的百姓們潑涼水的。
潑涼水歸潑涼水,但百姓們情緒依舊高漲,因為只要海貿動起來,手工業就能發展起來,種地的空閒時間也能額外有些進項,日子肯定比之前好過。
不少的人都在想著趁機做點事情,諸如二道販子、弄個小工坊、搞個小車行、在孩子上學與學技術之間徘徊……
就在大家夥兒熱情高漲的時候,突然一句話,徹底的澆滅了這種激情,現場極度的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