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都不是問題,大不了朝廷嚴控,商人從海外回來的只能是貨物,不允許現銀,
如此只是貨物的流通,而貨物都是會被消耗掉的,如此解決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但是,諸位想想商人花一萬兩銀子在大明買的貨,到了海外賣六萬,買六萬的貨物運回來,賣出二十四萬兩,除去各種稅收成本等等,至少還剩二十萬兩。
也就是說富商從百姓身上吸走了二十萬兩白銀,一趟吸走二十萬兩,十趟就是兩百萬兩,十年之後,我們手中的銀子都匯聚到了富商手中,到時候我們怎麼辦?
當然了,這是他們透過正常手段賺走的,我們沒有辦法,可這總歸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吧,歷史上的教訓還少嗎?”
現場百姓們臉色鉅變,然後面面相覷著,眼中滿是疑惑之色。
手中銀子沒有了,這點他們能理解,可會引發什麼後果,普通百姓哪裡會知道。
知道百姓們在想什麼,劉老三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反駁的機會,直接開口了。
“第一,市面銀流通減少,物價暴跌,如果交納賦稅還是以銀子為主,那麼百姓就需要額外兌換銀子,在這個過程中百姓會損失大量的銀子。
第二,普通百姓的購買力下降,手工業和小商業蕭條,經濟迴圈停滯。
第三就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通俗的說就是土地的兼併,這一條可以忽略,因為朝廷絕對不允許出現土地的兼併。
第四條則是稅收的極具減少,因為流通少了,物價暴跌了,如此下來國庫就會空虛,賑災、邊防無錢可用。
第五商人奢侈成風,與普通百姓形成對比,引發民變。
第六點,手工業破產後流亡,流民成為社會動盪的主要因素了。
除此之外還有科舉**、官商勾結與貪汙、朝廷打壓與抄家等等。
例如北宋交子危機,四川富商壟斷了交子的發行權,濫發導致通貨膨脹,逼的朝廷只能收為官有,結果就是失信於民。
朝廷失信於民的後果不用我多說了吧!
後三種在如今的局勢下出現的可能性不大,但前六條一旦出現也受不了。
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就是因為大量銀子財富在富人手中匯聚,想要透過變法來調節財富分配,但都因為既得利益團體的抵制而失敗。”
嘶……
呼……
現場倒吸冷氣的聲音此起彼伏,眼中滿是驚駭之色。
三大運河帶來的驚喜瞬間被這個問題給衝的九霄雲散。
一時間現場再次無比的安靜,不待百姓們多想,就聽見放肆的笑聲在現場迴盪著。
“哈哈,我以為是什麼問題呢。”
剛剛的解釋之人哈哈大笑,言語中滿是不屑之意:“搞了半天,還以為你能搞點什麼嚇人的事兒出現,結果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