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則是商稅,出口按離港價格算,商人若是在海外製造,大明的商稅就少了,同時也不利於朝廷對商人的管控。”
“畢尚書言之有理!”
侯恂點了點頭,思索了幾息後,臉色冷厲了幾分“第二條我建議可以秘密進行,我們不對外公佈具體標準,但巡視組、巡查御史、錦衣衛、各地州府都可以監察。
對於那些刻意壓低工價、對工匠苛刻、拖欠工錢等等行為官方著重處罰,一次警告,二次處罰,三次直接剝奪出口資格且直接打入大牢,嚴懲不貸。
當然了,工錢等等這些都是市場行為,官府只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市場行為還需要市場自行調節。
我的建議是可以初步放開路引,從禁行百里擴大到三百里,如此工匠們就行自由選擇東家,這家不行那就換一家唄。
海貿推動起來,一個縣或者一個府基本都是一個產業的匯聚,工匠們選擇的機會多。
若是怕流動性太大,不好管控,那我們可以給匠人們頒發證書,憑證書可在三百里範圍內自由活動。
證書的頒給只需要甲長裡保作保,或者府衙自行考察,走訪調查也好,現場做工也行,只要是真正的手藝人就行。”
“本官贊同侯尚書的提議!”
工部尚書範景文連連點頭“市場行為可以讓工匠們最大程度上讓自己的手藝值更多的銀子,如此就能更大程度上讓銀子流通起來,商人們從海外運回的貨物也就有了流通。”
“贊同!”
“附議!”
“附議!”
……
“行,諸位都同意本閣的想法,那此事就先這麼定了。”
袁可立出聲打斷了眾人的議論“畢尚書,路引歸戶部管,擴大範圍這個事兒,你們戶部寫一份奏疏吧,我們在管控的同時要給百姓便利,不能弄得繁瑣和故意刁難。”
“範尚書,工匠月給標準、處罰等等由你們工部制定。”
“張大人,監察的事兒你們督查院也要做好準備。”
“陛下若是從南京順著運河北上,即便是中途在各地巡視,估摸著一個月就能回京了,等陛下回京,這些事情爭取快速定下來。
早一日定下來百姓們就早一日受惠,這幾件事兒諸位要加快了。”
被點到的幾個部院的尚書們皆是連連點頭。
“第四件事兒是大船的事兒,這一件諸位聽一下就行了,等會兒諸位看看陛下與王院長、以及洪正業他們論證的利弊。
陛下的意思是大明的海外市場不止是非洲,還有歐洲、北美、南美等幾個地方。工業研究院那邊的大船已經開始快要定型了,明年年底就可以接受商人們的預定了。”
袁可立說到這裡看向了工部尚書範景文“範尚書,這件事兒你和王院長保持聯絡,看看那邊有什麼需要,你們相互配合。”
“明白!”
“好了,還有最後一件事兒!”
袁可立取過桌上的一封信遞給了英國公張維賢“英國公,這是陛下給軍機處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