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呂宋艦隊,負責維持西班牙在亞洲的貿易和地位。
三支艦隊組成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但經過和英吉利皇家艦隊的大戰之後,海軍實力急劇下降,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葡萄牙,因為本土領地較少,人口大約在兩百萬左右,加上與西班牙的爭鬥、海外市場的鎮壓,部分人口外流,本土人數更少。
人口基數少,就意味著軍隊人數更少,陸軍常備軍人口在兩萬左右。
海軍實力比較強悍,也是分成了三支,一支是負責保護巴西、非洲與葡萄牙之間貿易的大西洋艦隊,
二是負責保護亞洲與本土之間貿易的印度洋艦隊,三是負責本土防禦和歐洲海域的本土艦隊。
三支艦隊的大型戰船總數在一百艘左右,中小型暫時不太清楚。”
“大型戰船上的火炮數量基本在二十到五十門之間,例如蓋倫船上可能有四十到五十門,中型護衛艦上有二十到三十門。
根據用途的不同,分為射程為一千到兩千米,有效射程在五百到一千米之間的長管炮和半長管炮,這是遠端打擊的,在敵人靠近前可以多次攻擊。
主要以石彈和鐵彈為主,基本在十五到十八斤的重量,可以輕易擊穿木質船體。
其次則是射程在五百到一千米,有效射程在三百到五百米之間的短管炮和加農炮,負責近戰,能對敵船造成致命破壞。
以鏈彈和槓彈為主,破壞敵艦帆具和桅杆,削弱敵船的機動性,給其他火炮提供進攻機會。
發射的鏈彈和槓彈的重量大致在二十二斤以上,只要被擊中,絕對是傷亡慘重。
最後則是發射霰彈的佛朗機炮,近距離戰鬥,大面積殺傷。”
介紹到這裡,李若漣突然朝著身後軍士道:“取算盤來!”
好在這是驛站,來往客商在此停留較多,算盤也是常備的。
拿到算盤後,李若漣一邊撥動算盤一邊繼續介紹著:“葡萄牙海軍的火炮數量在兩千到三千門左右,但印度洋艦隊已經在中南之間和濠鏡大戰中全軍覆沒,
剩下的戰船估計只有七成,也就是一千四到兩千一百門之間,加上本土防禦的火炮,總數估計在三千門以內。
西班牙的呂宋艦隊在扶桑之間和中南之戰中全軍覆沒,其餘兩支艦隊估計還有百艘大船,火炮數量在兩千到三千門之間,加上本土防禦和陸軍裝備,總數約莫在四千門以上。
荷蘭和西班牙的情況差不多,海軍的火炮在兩千到三千門左右,但陸軍人數太多,加上本土防禦,荷蘭估計有三千五百門左右的火炮。
英吉利海軍和西班牙的差不多,但他們沒有在亞洲這邊有損失,算下來火炮的數量在三千到四千門,加上本土防禦的,至少有五千門火炮。
法蘭西的海軍是最弱的,在這邊也沒有損失,估摸著火炮有千餘門,算上陸軍和本土防禦的,兩千門應該是有的。”
連說帶寫、帶算的,李若漣也是有些累,不得不說這些國家掠奪百年積累的財富下裝備了極強火器。
強歸強,但他搞不清皇帝這是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