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也得一個億。”於海靜不耐煩的催促:“你們到底投不投,趕緊做決定,我一個人拿下三個億的份額,也不是問題。”
劉楠立即點頭:“我投。”
張旭輝同樣擔心錯過一個好機會:“我也投。”
“那就沒問題了。”於海靜告訴張旭輝:“明天我會先讓律師擬定合同,然後給你過目,再然後去找楊振宇簽字。”
張旭輝點了點頭:“可以。”
既然於海靜和劉楠,對這個專案都充滿信心,張旭輝也就暫時先把疑慮放下了,不過這件事情始終懸在張旭輝的心裡。
轉過天來,於海靜先是找律師,給自己擬定了這麼一份合同,然後又讓律師帶著合同去找張旭輝。
於海靜不跟張旭輝直接見面,但這份合同需要讓張旭輝過目,畢竟張旭輝接觸太多的經濟犯罪,如果合同當中有什麼問題,一定會第一時間發現。
不過,於海靜找來的律師非常專業,合同細則擬定非常詳盡,確保了雙方權益,張旭輝看來看去也沒看出什麼問題。
既然張旭輝認可了這份合同,於海靜又帶著合同去找楊振宇。
楊振宇讓自己的律師把合同過目一遍,確認沒有問題之後,跟於海靜正式簽約。
按說周建宏也是投資方,簽訂合同的時候應該在場,但於海靜讓周建宏出具授權書給自己,讓自己全權代表了於海靜。
於海靜不想讓周建宏一起過來,是擔心周建宏又會熱衷電影藝術,這樣一來,又沒時間談正事了。
“合作愉快。”楊振宇跟於海靜握了握手:“希望款項能夠儘快到賬。”
於海靜立即保證:“三天之內。”
簽署合同之後,於海靜讓司機開著帶著自己,去那邊內河旁邊的地方轉了一圈,結果發現當地的氣氛果然不一樣。
很多居民正忙著搬家,但不是簡單的往外搬,而是搬走新傢俱,同時搬來舊傢俱,還有不少老人孩子也被搬了進來。
很顯然,增加這裡的居住人口,是為了多要一些拆遷補償款。至於搬進來舊傢俱,是萬一出現強拆的話,自己的損失不至於太大,如果家裡全市新傢俱就划不來了。
此外,人們在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也全都是圍繞著拆遷,以及拆遷補償的標準。
毫無疑問,這裡肯定是要拆遷了,如果這個專案是一個騙局,那麼楊振宇也不能把這個騙局做得如此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