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第二百章 不止一個專案
聽了宋院長的話,田川放下心來。做健康農業,正是他農場建設的目標,進行這方面的經濟模型研究,也正是他學習農業經濟專業的動力,當然不會拒絕。
“宋院長,我願意加入專案組,我的三個生產基地,也可以對專案組全面開放,全力支援研究工作。現在二號基地和三號基地正在建設,可以作為經濟模型的試驗基地使用。”
見田川這麼痛快地答應下來,宋院長非常高興,說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這個專案開始後,除我們三個老師外,還會有幾個研究生和做畢業設計的本科生參與進來,人員還是比較充足的。你的精力如果不能分出來太多,也可以照顧。但我還是建議你儘量多參加一些科研活動,專業知識只有經過了實際工作的磨鍊,才能夠紮實地掌握住。”
最後,宋院長告訴田川,先做一些準備,本週四會召開專案的立項會。最後,他拿出一個檔案袋,裡面是一份英文資料:“這是專案涉及的一些資料,我知道你的英語好,先拿回去看一下,爭取這兩天把這些資料整理出一個大概意思出來,不用老老實實地翻譯,只要總結一個幾千字的梗概就行。我們幾個老傢伙的英語都有些困難,看這東西實在費勁,你們年輕人在這方面就多出些力吧。”
田川還能說什麼,只能接過資料。見宋院長沒有什麼要說的了,便起身告別。
當天下午,田川去了一趟二號基地。他沒有親自開車,而是叫上了付兵。他要抓緊時間看那一大堆資料。
二號農場的圍欄已經立起來了,把農場與周圍的土地隔離開來。在高崗下面的空地上搭起了一片移動房,這是施工人員住的工棚。高坡上的土地被分割成幾個部分,分別用作牛、羊、豬、雞的養殖場。養殖場裡面都包括了大面積的活動場,雖然不算真正的放養,也不會像圈養一樣,不讓動物們活動。
在工棚附近比較平坦的土地,是準備作為蔬菜種植區的,一片近三十個大棚的地基正在建,現在是冬天,地基建設的進度沒有想象的那麼快。建設大棚用的各種材料,在工棚後面堆了老大的一堆。
窪地裡面,一片挖掘機、裝載機和推土機在忙忙碌碌的工作著,噪聲震天。規劃的魚塘正在加深,挖出的土方被填充到各處,把地勢墊高找平,已經有幾十畝平地出現了。
新平整的土地在規劃中將作為稻田,種植優質的水稻和糯米,稻田中會養殖螃蟹之類的水產品。
不過這只是長遠的規劃,這剛剛開出的生地中有機質極度缺乏,是種不了莊稼的。今年要先種一年苜蓿,並給土地施用農家肥,使土地的肥力逐漸積攢下來,明年或後年再看情況決定是否耕種。
二號農場共有兩千多畝地,1.4平方公里,面積非常大,多數都是幾乎無法直接耕種的貧瘠荒地和窪地,需要進行深度改造後才能有一些耕種價值。現在已經完成規劃,正在進行改造的不過幾百畝,其餘的都準備先種苜蓿。田川已經通知負責人,給野雞場留出一片地。
野雞養殖場還沒有具體的建設方案,還要等待郎教授那邊的訊息。
現在田家村下水道的沉積肥已經積攢了一些,但是隻能留給村裡合作社土地使用,不能供應這裡的需要,今年二號農場的肥料還沒有著落。齊立剛已經與當地周邊的豬,雞,牛羊等養殖場取得了聯絡,準備大規模購買有機肥料。現在已經有一部分肥料被運了過來,堆放在農場邊緣。在那裡,已經建立起一個有機肥料加工廠,這些糞肥與一些粉碎的秸稈混合後被堆放在發酵池裡進行發酵處理,然後鋪開進行晾曬,準備在開春後翻耕時施用。
寶貴的牛糞不會直接作為肥料使用,而會與泥土和其他有機物混合後,製成蚯蚓和蔬菜的培養基。
齊立剛剛剛得知,在二號農場與京城之間有一個馬場,現在已經確定購買那裡的馬糞,用來製作蚯蚓的培養基。馬糞是製作蚯蚓培養基的最好材料,比牛糞好很多,原來在田家村附近沒有馬場,現在在這裡找到馬糞,讓齊立剛如獲至寶。
馬糞的肥力不強,農戶都不願意用,那家馬場已經積存了好大一堆,這次被農場一次性買光了。
距離二號農場僅僅十公里的棉花試驗田裡產出了大量的棉花秸,全部被運到了這裡,粉碎後製作成蔬菜和食用菌的培養基。
去年,機械公司首次進入棉花行業,他們試驗田產出的籽棉銷售給棉紡企業,與其下屬的軋花廠建立了業務聯絡。棉花籽加工後的下腳料棉籽殼可以作為牛羊的蛋白飼料,當時齊立剛購買了一些。但是棉籽殼有毒,郎教授不建議使用。這些棉籽殼後來有一部分被用來製作食用菌的培養基,剩餘的被加工成了蔬菜培養基,效果都很好。但是這東西價格有點高,用來做肥料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