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漢室風雲 > 第十二章 置酒未央(五)

第十二章 置酒未央(五) (第1/2頁)

劉邦方在沉吟思考著,這時從殿外不慌不忙走進來兩個人,正是太子和太上皇。

太上皇一身華貴的服飾,一個金黃冠子下絲毫掩蓋不住已經一頭蒼蒼的白髮,臉上的皺紋就像溝壑一樣縱深密佈著,原本顯得滄桑的眼神像是看透人世間的種種,已然不見任何光彩。進了大殿瞧見站了滿屋子的人,大家齊齊將目光放在太子和太上皇身上,太上皇本就不願意攙和這些略帶威嚴謹肅的朝廷聚會,皇帝說趁著這個好時刻,諸侯們來朝不容易,就將他的壽辰一起過了,太上皇這才不情願的過來未央宮了,要不是這個十月初一的時刻,只怕是他自己還在和沛縣遷來的那些鄰居們玩鬥雞和六博遊戲呢。

太上皇被太子小心的攙扶著,一步一步的跨過百米紅毯,太子英姿颯爽,頗具皇家風範,一身玄黑色夾雜纁紅色的服飾映襯著金碧輝煌的大殿,甚是增添不少的色彩。

如意看見哥哥來了,臉上一喜,就要下去,被劉邦用力摁回了腿上。如意嘟著嘴瞥一眼劉邦,暗暗叫著,“哥哥。”

“三皇無為,以道率民;五帝恩信,以德行世;三王公正,以功率民;五霸用智以力,賞罰必信。皇道也,伏羲者流;帝道也,虞舜者流;王道也,商湯者流;霸道也,五伯者流。王畿千里,然則終疏疏無能國祚綿延,何也?天不授予其命也。繼至趙政著始皇帝之稱,開大秦河山,祈延萬世不朽,然則二世即亡,何也?天不受予其命也。秦末亂世大風起兮,赤帝子揭竿而起響應四方,滅秦滅項而後稱帝前後不過七年時間,定天下安百姓,行封國行郡縣,政治清明,禮敬法嚴,安得坐擁八萬裡江山,內外勤政,秦皇不及也,然則何以開國?宿命也,赤帝有子,受任於撥亂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可謂空前絕後帝王。恭謝神祗,降惠於下民,惟願宿命永恆,誠當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國祚綿長,億萬斯年矣。”太子劉盈一邊扶著太上皇向前走,一邊一字一句認真誦出呂后讓他背誦下來的‘贊天子頌’。雖然他不知道呂后讓他這樣做的意思,可是他卻遵照她的意思做了。

太子話音剛落,群臣們嘰嘰喳喳的又開始吵鬧了,以前未有見識過太子的文墨功夫,今日一見果真非同凡響,那麼激昂澎湃的‘贊天子頌’出自太子之口,叫大臣們皆心悅誠服之際頗多的是對太子儒雅溫文和善的性格的一種喜愛,不像當今皇帝稍不順意就破口大罵。一時間,頗有些儒雅天子的氣象,倒是在口才上先是征服了一些不太看好他的大臣。可是也有一些大臣立刻面顯懷疑之色,三年前太子太傅宮本良病故之後就再也沒有給太子找太傅學習,如今若說這‘贊天子頌’果真從太子之口說出來,頗叫人不免有些疑慮。但多數大臣們都恭維著,這些個有疑慮的也就隨波逐流的恭維著。

“太子小小年紀,懂得如此之多,佩服佩服。”

“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論述朝代更迭,改朝換代的必然性。”

“最重要的是後一句,他暗指三皇五帝不及皇上,空前絕後啊。”

“太子總結歷史,讚美當今皇帝,歌頌大漢綿延千秋億萬斯年,高啊。”

……

大臣們在底下嘰嘰喳喳說個不休,劉邦此時也是難以置信的幹張著嘴巴,瞪圓了眼睛瞧著太子。驚歎著這幾日不見太子,怎麼他的功力如此見長,也沒人跟他說太子將要進殿就要這麼表演一遭。可太子不僅這麼做了,而且還攙扶著太上皇溫文爾雅的進來,惹得群臣皆對他留了一個好印象,也稍微聽得下邊的群臣之議,彷彿更有一邊倒的意思。

劉邦書讀得不多,聽聞太子口若懸河的念出這些磅礴大氣的東西,他頓時怔在龍榻上,太子的出現有些打亂了劉邦的計劃,一時不知所措的茫茫然,心中憤恨到底是誰幫著寫了這麼一出‘贊天子頌’,劉邦明白太子不可能寫出這麼有深度的詞,咬牙切齒的一手捏的咯吱作響也不敢表現出來,心中的怒氣頓時直衝腦門也不敢輕易的發出來,拼命憋著怒氣,半晌才壓著情緒強迫平靜,硬是從臉上擴出個平淡淡的笑容道,“太子年少聰慧,果是皇子們的榜樣,上座。”既不狠命的表揚,又表現的那麼平淡,一句簡單的蜻蜓點水似的誇揚,叫大臣們頓時疑惑起來。太子見父親懷裡坐著如意,頓時心底有些蒼涼,眼睛低垂,面容平淡淡的往自己的位置上走去。

劉邦一邊叫宦官為太子搬來一個席子,一邊將如意放在榻上,起身越過身前的几案,親自下臺階去接太上皇入座。劉邦先是見長輩似的躬身長揖行了一個恭敬的禮節,太上皇點頭回之,劉邦便撐開一隻手,太上皇就把自己的手放進劉邦的手中。

“太上皇請入座。”劉邦將太上皇攙扶到離自己不遠處一個高臺席子上,那席子就在自己龍榻的右邊,太子在左邊坐著,安排太上皇坐下了,劉邦才又坐回自己的龍榻。

底下的大臣們又是拱手作揖謙卑恭敬的山呼:太上皇長樂未央,皇帝陛下長樂未央,大漢永存億萬斯年。聲震破天宏偉壯美如海濤波瀾。

劉邦笑呵呵的伸手,空中做扶姿態,“平身。”

一番插曲之後,主持細節的官員站出來,對著廳下長長的喝著一聲,“行法見之儀:朝覲天子,奉禮行拜。”

文武大臣又齊刷刷的跪地,將揣在寬袍長袖裡的皮墊捧出來,又將懷中的璧玉恭敬的擺出來,再拜稽首,“恭賀十月,新年伊始,雨順風調,邦國昌明。”

數十個宦官端著大案子將文武群臣身邊擺出來的璧玉全部收攏,退出殿外,去收攏諸侯們的其他禮品,上殿只是帶著皮墊和璧玉,其他貴重的禮品皆由各自的內史或其他官員主管,在這一天全部由宦官們接收,然後奉送給天子。劉邦起身,平天冠上面的十二排旒子隨著動了動,走在臺邊沿,挺直了身子,俯視著殿下文武,道,“十月新到,眾卿協力,協和百姓,致力生產,共築太平。”

文武皆曰,“遵天子命。”然後再稽首,劉邦做隔空攙扶之勢,大臣們又都站好,由宮人和宦官們拿來厚實的席墊子一一放於文武大臣身後,皇帝說‘坐’,大家才都跪坐几案之前,雙手自然地平方於大股之間候命。

皇帝示意宮廷樂官們開始禮樂部分,樂官令領旨後便指揮起一支近百人的宮廷樂人。先前叔孫通專門告訴樂官令奏《文始》之樂,也就是原來所稱的《大韶》樂,《大韶》由虞舜所作,歌頌唐堯之功德。編鐘、簫音、笛聲、壎聲、鼓聲隨之而起,渺渺然,巍巍然,浩浩然,欣欣然,時而又莊嚴肅穆,時而又波瀾壯美,上古純正音樂之本質盡顯,真有當年孔夫子所說的‘學之,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覺。

《文始》之音方停,眾人還未來得及從上古音樂之中脫離出來,還有些沉浸在唐堯虞舜的偉大之中,還有些餘音繞樑的感覺,樂聲驟換,換成《詩經·周頌·維天之命》和《詩經·周頌·豐年》兩篇: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皆。”

……

上古之音浩浩湯湯,雄渾萬丈,壯美非常,彷彿見其文王善行功德,彷彿見其四海黎民恭拜謹正;彷彿見其飽滿收成,彷彿見其君王祭祀之隆。前篇歌頌文王之德,後篇則寫慶祝祭祀好年成的頌歌。這兩篇,一來象徵漢家皇帝功德如同文王,要愛天下子民,以人民之利為利,人民必以萬倍之好還之;二來國家一向以社稷為重,祈願土地的好收成乃是對百姓最好的回報,是比較重要的一項經濟之事。

最新小說: 星月沉 未許 弗科沃斯 科學御獸:智械戰寵 一睜眼,我家狐狸成了病嬌反派 致新世紀 穿成炮灰後我和反派大佬BE了 靈能穿越 大夏扎紙匠 我的幕後神國 世子太秀 怎麼辦,冥帝從書中又跑出來了 亮劍:這小子真是軍事天才 某美漫的傑爾馬66號飯店 遮天開始的交易大師 我在災厄世界模擬成仙 神仙相公惹不起 我在雪豹當戰神 霍格沃茲:比魔法更魔法 霍格沃茨之黑魔法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