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掏出來的幾件貨,餘耀不由暗道,這老單帶來的東西還真不錯,起碼掏出來能看到的,雖然大部分在餘耀眼中比較普通,但卻都是真品。有一件明代的龍泉窯小香爐,還是件精品,旋即就被一個瘦長臉男子給收了。
東西一件一件掏,最後沒被這幾個人看上的,會被擺到攤子上,大多是清末到民國的一般物件。
“最後一件了啊!給你們放個大漏兒!”老單最後掏出了個一個報紙團兒。
開啟,裡面是個小木盒。
只是這個小木盒很普通,就是那種現代的首飾盒,買個幾百塊的玉件也會送你的那種。
“籲······”幾個人同時發聲。餘耀也不禁微微一笑。
老單開啟木盒,從裡面拿出了一塊玉牌。
一目瞭然,和田玉的玉牌。只不過玉質不是很白,微微泛青,但玉質是真好,熟糯得就像一塊酥油。
和田玉老玩家都知道,如果想追求白度,密度和油性往往很難周全,這也是羊脂玉為什麼稀少昂貴的原因。羊脂玉不僅要求白,密度和油性也得達到頂級,這樣的料子,實在是太罕見了。
所以,一般的玩家,要麼就單純追求白度,要麼就降低對白度的要求,更看重密度和油性。
這塊玉牌,白度不夠,但是密度和油性是到頂了。
玉牌帶著雙龍如意牌頭,牌頭下,正面淺浮雕一幅城門下友人送別的場景,同時在淺浮雕之中,運用了比較細的陰刻線條,營造了細雨飄飄的感覺。
餘耀不由使勁往前湊了湊,儘量看仔細。
玉牌背面牌頭下,有刻字,浮雕陽文,是王維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落款:
子岡。
老單開口道,“看到沒?子岡!陸子岡!我真給你們放個大漏兒······”
不等老單說完,周圍又是一陣籲聲。
“老單,子岡牌是子岡牌,陸子岡是陸子岡,你別打馬虎眼啊!”有人笑道,“子岡牌可多了去了,你這塊怕是連清末也到不了吧?”
這位說的沒錯,子岡牌,並不一定是明代聲名赫赫的玉雕聖手陸子岡的作品,而是泛指這種玉牌的制式。
子岡牌的制式,是陸子岡所創,一般都會有牌頭,雕刻雙龍或者祥雲或者其他吉祥紋飾,牌身多有邊框,正面浮雕圖案,背面則雕詩文,落款“子岡”。
後世模仿這種玉牌的太多了,而且還是全模仿,一般都會落款“子岡”。
“老單啊,我現在到了古玩市場,一見大明‘三gang’,連看都不看,一準兒是假的!”又一個人說道。
“哎?大明?明代的哪‘三gang’啊?”這還有人跟著配合著問。
“鬥彩雞缸杯,陸子岡玉器,宣德大龍缸!”
這位說完,周圍又是一陣鬨笑。
老單等到眾人稍稍平靜,才一本正經說道,“這東西是不是陸子岡雕的我當然不敢說,但是絕對是老東西,起碼能到清中期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