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平鄉往東一百六十里就是泰河,再坐船往南,沒多久就能到達沉星郡城的碼頭了。
已經用了才氣走獸定下了船隻,約定是明日清晨在泰河的邊緣停靠,所以到了夜晚,仍然是一百多匹戰馬在行道上賓士。
季然拍馬追上蘇昂,笑道:“用不著太急著趕路了,可以放緩點速度,別嚇著了附近的鬼靈精怪。”
“有洞圖湖給的令牌呢,沒事。”
蘇昂毫不經意的回答著,另一件事在他心上考量:他感覺到自己現在的進步了,就好像以前只能在陳安縣的範圍混,現在呢,連洞圖縣到郡城的路線都混熟了,可他還是個秀才,對於舉人以上的事情不太瞭解。
根據瑤國的實力花費,文傑方面有三個大階段,分別是開山秀才、融山舉人,還有最高等的煉膽進士。
開山秀才就簡單了,就是說開闢了文山,把文火一把把的點燃就是了,只要點燃了六十六把文火,就可以火燒文山,從而成為舉人。
他已經點燃了五十八把文火,距離點燃六十六把的時候,最多也就一個半月的工夫。
可他要考慮了,到底是點燃全部的九十九把文火再火燒文山呢?
還是……點燃六十六把就火燒文山?
“季然,點燃文火數量多的好處是什麼?”蘇昂若有所思的問道。
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他詢問過唐伯虎,甚至專門等待別的十二朝大家露面,見縫插針的也詢問了一番,但所有的恩師都是神秘發笑,從不肯直接回答他的這個問題。
“當然是成為舉人後的實力更強啊。”季然理所當然的道。
但隨即他也愣了,因為瑤國一直推崇點燃更多的文火,但具體的好處從沒有說過,文火的數量多,才氣就更加雄厚,但才氣雄厚又怎麼樣呢?成為舉人後,有太大的區別嗎?
文傑的才氣大致都差不多的,數量上的多寡,最多是在戰鬥力的持續上有所表現罷了,但為了點燃更多的文火耽誤成為舉人的時間,真的是利大於弊?
就好像蘇昂吧,一旦點燃了全部的九十九把文火,加上厲害的詩詞,全力一擊就堪比新晉的舉人了,但就算點燃了全部的九十九把文火,蘇昂也擋不住自己以六十六把文火晉升舉人後的隨手一擊。
一寸光陰一寸金,中間耽誤的時間也很值錢啊。
而且以蘇昂的文采,點燃六十六把文火還是點燃九十九把文火的區別不大。
他相信不管怎麼選擇,蘇昂都可以成為厲害的進士……
“蘇昂兄。”
季然的心上一動,深呼吸道:“選擇也是文傑修行的一種,這得你自己選擇了。”
選擇也是修行上的一種?
蘇昂恍然大悟,怪不得恩師們不提醒自己,他竟然忘記了,人的選擇影響一生,對文傑來講,更是修行上的一道道心魔了。
他哈哈大笑:“那簡單了,我選擇更深厚的根基,全部都要點燃!”
“哈哈好啊,那愚弟也全部都要點燃了,看樣子,愚弟可以比你更早的成就舉人文位了。”
季然跟著大笑。
……
前面就是泰河了,已經能聽到水浪的聲音,蘇昂就放緩了戰馬的速度,季然連著將士們也跟著雙腿夾緊戰馬,讓戰馬從疾奔變成了一路小跑。
在剩下的路上,季然望著蘇昂紫荊大氅華美的背影,很輕微的鬆了口氣。
蘇昂兄選擇點燃全部的文火再做舉人,那麼,他終於趕上了,不會被蘇昂落得遠遠的都看不見蘇昂的背影。
最起碼在舉人的層次裡,不會被蘇昂落下太遠了。
舉人又稱為融山舉人,要把文山熔鍊成進士文膽的雛形。
在融山成膽的時候,文山不斷縮小,只要能熔鍊了五丈文山就是一膽舉人,熔鍊了四十五丈文山後,就是所謂的舉人中最強的九膽舉人了。
但這只是因為‘好文人一身是膽’的好話的關係,舉人們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罷了,在事實上,只有進士才能擁有完整的文膽,舉人只能凝練文膽的雛形。
所以真正的劃分,是在融山的時候文膽雛形不斷渾圓,分為黑、青、銀、金四個大等級的文膽雛形。
融山十丈為黑色雛形,融山二十丈為青色雛形,融山五十丈是銀色雛形,融山六十六丈為金色文膽雛形,也就是文膽大成可以做進士了。
蘇昂選擇了點燃九十九把文火在火燒文山,就是得熔鍊九十九丈高的文山了,他自詡文采比不上蘇昂,所以覺得,大差不差的可以和蘇昂一起成為進士呢。
“蘇昂兄,要是點燃全部文火的話,你舉人時也得熔鍊九十九丈的文山,難度很大。”
季然還是覺得自己得提醒一句。
蘇昂很喜歡這種善意的提醒,但他決定了,那就不會改變,當下笑道:“不是九十九丈的文山,是一百丈,我的文山有一百丈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