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命難違!
黑旗軍統領劉永福沒有折騰出什麼浪花,就不得不老實聽從朝廷安排,裁撤手下大半人馬。
按說朝廷也是做事混球,只給了被裁撤的黑旗軍將士很少的散夥費,然後就不管不問,任由這些為國血戰過的黑旗軍被裁將士自生自滅。
這一手,很叫黑旗軍上下心寒。
起碼,黃飛鴻此時的心情絕對說不上好。
被裁撤的大半黑旗軍將士的善後安排,把黑旗軍高層包括總教頭黃飛鴻在內的一干人等,擾得頭髮都掉了不少。
朝廷可以發了點散夥費不管不顧直接撒手,黑旗軍高層卻做不到如此無所顧忌,一個不好很可能引發極為嚴重的後果。
要知此時清法戰爭過去還沒幾年,黑旗軍將士都是經歷過清法戰爭的老兵,一口氣近兩千與洋人拼過命見過血,經歷過殘酷戰爭的老兵但有不穩,後果都將是極其可怕的事情。
黑旗軍首領劉永福雖然對朝廷的處置不滿,卻也沒有拉桿子造反的心思,可一旦被裁撤的弟兄出了問題,他這個做老大的依舊免不了要負責任,搞不好整個黑旗軍都得受牽連。
黑旗軍高層自然不想出現這樣的結果,好不容易接受了朝廷招安,要是再出現反覆的話,以後基本就別指望能有翻身機會了。
只是,近兩千號將士的安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部分弟兄可以直接軍轉農,變成種地農夫,在老家桂省以種為生,可以黑旗軍的力量能夠安排軍轉農的數量有限。
也就是桂省那邊環境不好,黑旗軍能夠弄到不少田地,其中良田少得可憐,大多都是中田和薄田,可就是如此能夠安置的弟兄也不超過四百之數。
另有一千五百來人,根本就不知該如何安置是好?
黃飛鴻也跟著頭疼,琢磨了好一陣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辦民團!
這玩意在眼下的我大清相當普遍,主要是官軍無法完全保護各地鄉紳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由地方鄉紳為主操辦,最大的好處就是辦民團的錢財朝廷不用理會,由此也造成了朝廷對地方控制的嚴重削弱。
如此狀況,在髮匪和捻匪鬧騰時期最為嚴重,漢人官僚集團也是從辦團練和民團開始崛起,有了跟我大清核心統治階級板手腕的實力。
這些大政方面的事情跟黑旗軍無關,黃飛鴻本身乃是禪城著名鄉紳,在民間聲望隆重,想在禪城辦民團十分簡單。
而且辦民團還有一樁好處,人數可以靈活機動,一千五百來號被裁撤的黑旗軍弟兄完全可以納入其中,換了個名義繼續操練掌握在黑旗軍高層手裡。
黑旗軍高層大喜,這主意好啊,被裁撤的黑旗軍弟兄不過就是換了個名義,以後依舊還在他們的手下聽令。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