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的第一縷光躍出雲端,明福門城樓上報曉鼓已然敲響。
鼓聲幽幽的傳遞開來,城中坊市依次開啟。寺廟裡的晨鐘也隨之撞響,激昂跳動的鼓聲與深沉悠遠的鐘聲交織在一起,頃刻間便喚醒整座洛陽城,共同迎接從東方天際噴薄而出的朝陽。
岑寂的街道上開始出現路人的身影,有的慢步趨行,有的神色匆匆,人漸漸多了起來,喧囂聲也就隨之縈繞在了洛陽城的上空。
集賢殿書院裡,一個身影捏著幾張紙出現在那裡,徑直往後面尋去,走到一處小院前面。
不多時,從裡面走出一位老者,見了來人,便笑了起來,問道:“夢得,你不是打算今日上路的麼?”
來人也不多言,將手裡的紙遞了過去,道:“昨日遇上兩個奇少年,今日就不打算走了。”
“哦?”老者接過紙來,低頭看了幾眼,道:“這詩的確不錯,不過,老夫覺得也不該讓你劉夢得這般看重啊。”
“作這些詩的學子,不曾拜師,全賴自學。而且,方才十二歲而已。”劉禹錫笑道。
“什麼?”張學士立刻動容,忙追問道:“此子何在?”
“張學士莫忙。此子同伴,更是個妙人。”劉禹錫笑道,接著將昨日之事說與了張學士知道。
聽完劉禹錫的話,張學士捋須而笑,道:“小小年紀竟能有如此見識,又見你不慌,還能將自己友人推薦與你,足見機敏。的確是可塑之才。不過,聽其舉動,似是心不在以學入仕啊。”
“所以少年心性,卻是正須有名師教導。”劉禹錫說道:“不然聰明心思用在旁處,平白荒廢。此二子皆早慧,那韋姓少年更甚。某與之說話,不知不覺便將其當做成人,而忘其少年之齡。”
“竟能讓你劉夢得如此稱道?”張學士露出好奇之色,道:“老夫倒是新奇了,此二子現在何處?”
“呵呵,某囑咐他們今日早些來集賢院。想來過會兒便能見到。”劉禹錫說道。
二人且一邊說話,一邊等待。時隔不久,便有學子偷偷從門外往裡面看,張學士與劉禹錫相視一笑,一齊走到樹後,故意背對著大門。
外面學子便站在門前躬身一禮,然後一溜煙兒跑了進去。
卻說韋仁實與李賀起了大早,打理整齊,坊門一開便出去往集賢殿書院過去。
“長吉,你想考取進士,光憑學問是不夠的。你需要推舉,需要投貼。集賢殿書院當中的學士,皆是當今之大儒,也都在朝堂上有其他任職。你若是能得其賞識,日後的路會方便不少。”單憑一個韓愈,是幫不了你太多的——這半句話,韋仁實放在心裡,沒有說出來。
“你呢?”李賀問道。
韋仁實搖了搖頭,笑道:“我志不在此,只圖當個混吃等死的富家翁,哈哈!”
說話間,二人已到集賢殿書院門外,舉步進去,一眼就看見了樹下的劉禹錫和張學士。
二人也同樣看見了他們。韋仁實和李賀快步上前,行了一禮。
禮罷之後,韋仁實後退半步,側立一旁。
“你可是李賀李長吉?”張學士看了眼韋仁實,又將目光投向了李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