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果倒確實有點象蘋果,它所蘊含的數值因人而異,但顏色越深,數值必然越高。韓毒龍是不挑食的,儘管這樣,他所獲取的十數萬枚品果中最低也蘊含1萬的品韻點。要想將品果中的品韻轉為品力,就需要提煉,然後儲入品晶中。
儲存空間與位面是息息相關的,韓毒龍之所以擁有儲存空間,不是他建立了位面,而是獲融煉了某個位面的領土。當然,這一類能夠被融煉的位面領土,不是隨便一塊地就可以的,必須符合“六極七信”的規則,也就是類似雍位面的“四獸鎮守”。
由此就能明白摧毀位面不是說把整個龐大的領土全部化為灰灰,而是把形位面的“極陣”摧毀。雖能一直說“一極陣或二極陣”,但不是說陣只有一座的,就如“雍”位面,單是“炎國”,魏賢就修復了上百座的“六極七信陣”。
青龍、地虎、朱雀、玄龜就是魏賢目前已知的“六極陣”中的四極,另外兩極則是不知道,所以,單極陣的意思就是單獸。而韓毒龍的儲物空間就是將某個位面的鎮守獸所在領土,直接進行融煉,再融入自己的核中。
不過,就算融煉的領土面積很大,在被融煉後也會縮水很多的,魏賢的60平方位面看似小,卻是比韓毒龍融煉60萬平方米位面領土的空間還要大。
韓毒龍看起來完全不象是活了兩萬多年的人,他對任何事都感到新奇,性情很是跳脫,但他又確實是活了兩萬多年,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並非韓毒龍輪迴20的記憶缺失,而是他每次實力提升都會消耗掉感悟,而感悟就是“所見所聞所歷”。
換個意思說,韓毒龍若是曾經為見過大海而獲得感悟積累,那麼,在他升級後再次見到大海,或許會再次獲得感悟積累。
這其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世間之事再稀其古怪,活得足夠久,就一定能全部“見、聞、歷”,那到最後還有什麼可“感悟”的?
因此,才有“感悟積累”,然後在升級後“感悟消耗”的設定。也因此,就算活得久也會因為感悟消耗,而重新對世間之事起了好奇之心,從而保持心態上的年輕,
所以,品士、職士、信士、極士,活得久並不意味著死板、麻木,對世間之事無動於衷。相反,他們對世間之事會更好奇,更想融入其中,從而獲得“感悟”。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指人類修煉者,而不是紅包巨碑,從“雍”對魏賢的態度,從“太浩”對秩序的管理,就能發現,紅包巨碑或許有情感,但極其淡薄,所以,別想從紅包巨碑那裡獲得同情、原諒之類的。
韓毒龍的20世輪迴感悟積累早就消耗一空,他活了兩萬多歲,智商並不超卓,對所有冒險刺激之事都擁有雀躍感。因此,他非常積極的參與魏賢的計劃,在營州市鬧區逃竄時,擒下兩個6階韻品士後,再甩掉了追兵。
正所謂“久病成醫”,韓毒龍是“長久受刑而成刑訊高手”,他在秩序位在地獄司裡可是享受了十八層地獄刑術;此時固然有很多刑具的缺失,卻並不妨礙他施展出一兩種地獄刑術,連韓毒龍這樣的部君都扛不住刑術,品士又豈能扛得住。
魏賢曾經問過韓毒龍,你即是扛不住地獄刑術,為什麼沒有獻出“北斗殘片”?韓毒龍淚流滿面,說不是他不願意獻出,地獄刑術與輪迴是他的刑罰,就算他願意獻出,也仍然沒辦法減少刑期的。
魏賢很好奇“謁”位面的地盤劃分是如何形成的,肯定不是位面建立後形成的,但不管是什麼時候形成的,魏賢想知道的這種地盤劃分是否世襲制,這才有了韓毒龍抓捕品士的行動。
根據兩個營州郡韻品士的供詞,地盤並非世襲的,而是誰掌握了“四儀柱”,誰就是大佬,而“謁”位面消滅祀奉傳統的時間線是在1700年左右,距今也只有三百多年。
“君上,我們去降服四儀柱”,韓毒龍興奮的喊道。
魏賢翻了個白眼,他只是個水貨極君啊!不過,他的計劃之一也確實是想佔領營州郡,比起降臨法會,打破“謁”位面固有勢力劃分,或許也能引起“劉守謁”的注意。但魏賢還想嘗試一下另一個計劃,即是“祀奉”。
不過,魏賢對“祀奉”的計劃不抱有什麼信心,謁位面的局勢跟雍有點相似,只是謁仍然是開放的位面,而雍位面是封閉起來進行療傷。劉守謁顯然是採取另一種自我療傷的方法,而不管是雍還是劉守謁,想要自我療傷,就一定要切斷位面秩序與六極秩序的聯絡。
雍是以自創“繫結者”的方式組建獨屬自己的秩序位面,劉守謁放任位面“祀奉”傳統的消失也是一種創新的療傷辦法。但這帶來一個問題,謁位面究竟有沒有秩序?如果有,又能是如何運轉的?
要確認這一點倒是簡單,直接去找“祀所”,神廟、魔殿、巫院、妖窟、仙觀、佛寺就是祀所的六極建築風格。
如果魏賢沒有自己作死,他有很高的機率會在北浩7高畢業,然後讀完大學再服從分配。如果他能夠在大學畢業時飛昇,那就能直接成為“職使”,這就是品士學生們的福利之一。不過,大學生們成為職使的話,地點都一定是外位面。
太浩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非常的多,其中飛昇的數量就很少了,但魏賢覺得一千名職士肯定是有的,畢竟太浩接收的學生不僅僅是本位面,還有無數屬於太浩秩序管轄的位在。因此,一千人還是往少了說,而這一千人必然都是分配到外位面的。
分配過來的職使首先是要前往自己的祀所,將自己的“職使牌”與祀所進行繫結,從而讓祀像也獲得更新。祀民們或許會覺得祀像有些不一樣,但他們也無法分辨出來,仍然照舊祀奉。
祀所就是秩序的“點”,若是某片區域沒有祀所存在,意味著這片區域沒有“秩序”,也就是屬於監控盲點,正是殺人放火的最佳場所。理論上講,祀所是無處不在,不管是否有人煙,只要屬於秩序管轄,就必然有祀所。
長年失修而造成祀所的消失,又或是位面自然規則運轉形成的災難毀滅了祀所,等等,這些情況都是事實存在的,所以,祀所是需要維護的。維護不是靠別人,而是靠祀所的現任者。
就如品信不是性格一樣,秩序也不是信仰,六極秩序不依靠信仰來維持自己的運轉,六極秩序維護的是位面生態平衡,也就是人類、動植物等等。只要位面生態不是嚴重失衡,就湧源源不斷產生“品信”,從而抵擋住混沌力量的復甦。
山川河流是屬於八部中的“三山五嶽部”管轄,也就是山神、土地、水神之類的;當然,並不一定就是“神”,也有可能是魔巫妖仙佛。雖然山魔、山巫之類的講起來比較不順口,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從祀所的建築風格就能一眼判斷出“屬極”,三茅峰的祀所是寺,意味著三茅峰的掌職者叫“三茅峰佛使”也可稱為三茅山佛。當然,職使是不敢自稱“佛”的,部君才有資格以“神魔巫妖仙佛”自稱,職使只敢稱“X使”。
“君上,奪位吧”。
三茅峰祀所裡的祀像已然四崩五裂,意味著這處祀所已經“寂滅”,也就是三茅峰成為無秩序之地。無序之地是“毛神野仙”們最喜歡的地方,只要恢復祀所,就能奪取秩序的管轄,也就是韓毒龍說的“奪位”。
當然,奪位的前提就是必須擁有“本命主器”也就是紅包,沒有紅包就談不上秩序的運轉。這也是韓毒龍敢有底氣喊奪位的原因,他如今已有本命主器,一旦奪取“三茅峰”秩序權,就能收割屬於三茅峰所轄的利益。
魏賢很心動,倒不是想要三茅峰職使的位置,而是一旦成為三茅峰職使,就能與太浩秩序位面勾搭上。“或許吧”,魏賢又想起“謁位面”三百多年來消滅“祀奉”傳統的事情,如此也就難怪“三茅峰祀所”寂滅了。
“要搞就搞大的”,魏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