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虞渢,自從在午宴上,目睹甄茉不顧冷眼出席,忍辱折膝跪地,灰頭土臉離開,心中大為擔憂——此女在明知與蘇荇姻緣不成的情況下,尚且對董音狠下殺手,其狠毒狹隘可見一斑,旖景屢屢與之作對,雖說是別無選擇,但經過今日這番當場折辱,必定會讓甄茉恨之入骨!她眼下已然“聲名狼籍”,未必不會再次鋌而走險,對旖景不利。
但衛國公府不比別家,甄茉想要動手,似乎也是不易。
不過芳林宴後,各府春宴即將接踵,甄茉若是選擇在外設計……
可惜的是涉及到太子,諸多顧忌,當初又沒想到旖景會牽涉到這般地步,才放過了剷除甄茉的機會。
而到了這個地步,只怕她與太子的“私情”非但不能置她於絕境,反而會給她一線“生機”。
虞渢整場午宴,一直在揣摩甄茉的心理。
她最初悉心隱瞞,應是不願為人妾室,縱使那人貴為一國儲君,可見,甄茉是個相當驕傲的人,但是,她卻與太子私通……這似乎有些矛盾,如若甄茉從不曾有進入東宮的謀算,又對太子無情——她似乎是真心歡喜蘇荇,那麼,何苦擔著閨譽盡毀,被家族遺棄的危險,與之私通?
這一點,虞渢始終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且說眼下,甄茉不顧眾口鑠金,冷眼鄙薄,竟然出現在芳林宴上,說明她還想掙扎,並不曾放棄姻緣,可今日因為太后的態度,想來,她又會另擇出路。
不比當初,如今甄茉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為太子之妾,不失為一條出路。
太子妃多年不孕,卓氏入東宮之後,更不得太子寵幸,這其中必有門道。
應是太子妃依然不能容忍庶子出生。
但若是此庶子為親妹妹所出……還是一個聲譽盡毀的妹妹,就算將來得太子寵幸,也不可能動搖太子妃的地位。
這個時候揭破“私情”,反而對甄茉有利。
可是太子妃能否容忍甄茉的“背叛”?或許,這也是甄茉必須遲疑猶豫的原因,若有別的選擇,比如今日太后態度稍有緩和,她應當不會行此險著。
甄茉一定更加了解太子妃的性情。
等等!
虞渢思維一慢,似乎捉摸到一絲線索。
甄茉此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難道就會容忍太子妃讓她頂罪的行為?
她與太子私通……
難道是對太子妃早懷恨意,方才故意如此……
虞渢心頭狂跳——太子妃早年曾有過身孕,不慎小產……那一次小產,似乎沒有人質疑……而太醫也不曾診出原因,並且太醫似乎斷定,太子妃身子康健,一次小產,不足以傷身,當日清谷先生所得診斷也是如此。
可太子妃自從當年小產,竟一直無孕!
太子妃為人謹慎又不缺果決,從東宮側妃、侍婢接連小產就能窺其手段,她深諳這些陰私門道,似乎不大可能中別人類似的算計。
但這人若是她全不設防之人……
那個水蓮庵的雲清,可不是深諳其道?她既然能幫甄茉隱瞞“私情”,定是受了不少好處,甄茉從她手裡習到什麼“歪門邪道”大有可能。
如果,害太子妃不孕之人正是甄茉……
也許,就有將她徹底剷除的辦法!
一念及此,虞渢手掌微緊,一番盤算計較——東宮之內,沒有他的暗部,因不欲涉及儲位之爭,為安全故,當初沒有設計安插。但是眼下,欲要證明猜想,不得不從東宮內部入手,可要在倉促之間行事,委實大為不易。
還得仔細籌謀。
又想甄茉若是要對旖景不利,大概會用什麼方法——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別家宴會上找尋時機,可經過靈山一事,旖景也好,大長公主也罷,必然對甄家有所防備,與之相關的家族若是設宴,旖景必然不會參加。
那麼,甄茉會不會直接收買國公府的下人?國公府既然有宋嬤嬤這樣的惡奴存在,也不是全無漏洞……
眼下之計,還是隻能拜託甄南顧——這些年來,他在甄茉身邊安下不少眼線,雖甄茉此人多疑,不會輕信下人,可她到底是個閨閣,要想行事,必然會透過下人,這樣,難免就會留下線索。
虞渢篤信一點,甄夫人也好,太子妃也罷,都不會貿然與國公府為敵,更不可能支援甄茉對旖景不利,得不到家人的支援,甄茉行事應當不會如此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