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兩個文明的歷史曾經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文字也曾經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
帝國的文字也經歷過依次為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變遷。
趙牧專門到學校的圖書館查證過,帝國的文字在早期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書的早期在文字的讀音和含義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但是在篆書的中後期,兩種文明的文字如同一株枝幹上分叉的兩個樹杈,雖然在後期也曾經有類似楷書、草書、行書的文字變遷,但是兩個文明的文字所代表的含義和讀音都漸行漸遠,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這就是此時觀眾們看著趙牧寫下的文字在強烈的熟悉感中但是卻看著很是陌生的原因。
不說不同的文字,即使是如今和華夏文字相同的帝國文字,在讀音和文字的意思上,都有著很多的不同,二者不可同一並論。
看了半天還是看不懂,雖然很是不甘,但是觀眾們卻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有觀眾舉手向趙牧提問,想要知道趙牧寫下的是什麼文字。
趙牧依舊是曾經糊弄魯達三人的解釋,就說這是在帝都大學的圖書館中偶然看到的一種文字,屬於如今已經失傳了的古老文字。
廢了半天的口舌,終於讓觀眾們接受了自己的解釋,趙牧鬆了一口氣,說謊不是趙牧的性格,但是帝國文字的真實來歷自己不能說啊,而且就算說了也不見得有人相信啊。
事實上,生活中很多的情況都是大家更願意相信虛假而不相信真實。
不過,多次的說起這個說辭,趙牧倒是感覺說起這話來越來越順口了。
也許是說多了,漸漸的趙牧對於這個說辭有了更多的信心,所謂“假話說了千遍就是真話”這話就是一樣的道理。
趙牧身旁的魯達三人看著舞臺之下眾多觀眾向趙牧問起關於趙牧寫出來的文字的問題,不禁心中感慨,自己三人之前不也是如此嗎。
接著在觀眾們的要求下,趙牧又再次的拿起桌上的鋼筆把之前的歌詞用普通話翻譯了過來,並向大家一一解釋到每個原本的文字代表的普通話的意思。
在趙牧進行了完整的翻譯之後,大傢伙們才明白,“四人行樂隊”對於這首歌曲的另一種唱法不正是這首歌曲的普通話版本麼。
不過,在對比了一下之後,觀眾們很輕易的發現,雖然另一個版本就是原版的普通話版本,但是在歌詞上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歌詞的翻譯,另外還有著對於歌詞的精心組合。在對歌詞進行適當的刪減之後,在保證歌詞原本的意思之下讓歌詞更加適合當下比較受歡迎的歌詞的模式。
察覺到了這一點,大家對於“四人行樂隊”這個嶄新的樂隊更多了幾分好感。
反正大家也不知道原版的歌詞的意思,即使他們順便糊弄只要自己也不會知道,但是這個樂隊並沒有這麼做。
他們不僅僅盡心的向大家解釋歌詞的意思,讓大家明白歌曲中表達的東西,而且即使是改編的歌詞也看的出來用了很多的心思。
心中有了這樣的觀感,大家對於趙牧四人的好感倍增,更是開始踴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