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眼前的群情沸騰,董宴柔美的臉龐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自己雖然沒有萬夫不當之勇,卻有鼓動軍心的能力。在有些時候,這種隱形的力量往往更為強大。
虎符在手,調動全軍。劉洵傳下將軍令,不過片刻的功夫,兩萬馬步軍卒準備完畢。燈球火把亮如白晝,北軍大營營門大開,排成陣勢,開始列隊而出。
前方是無邊的黑夜,看不到武勝門的輪廓,但跨上馬背的董宴信心萬丈,此去三十里打馬即到,以這兩萬虎賁之士控制住長安局勢,赤膽忠心維護皇帝的威嚴,明日之後,自己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必將更加不同。
重兵即將入城。這本來是皇帝早就預先佈置好的一步棋。所為者,就是為了預防勢力已經極其龐大的元召和太子做出什麼大逆不道之事來。這是疑心病極重的這位天子在太子監國期間察覺出有些異常跡象之後,所做出的及時應對。
也許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並沒有把這兩個年輕人看做是值得對等的對手。在他們得意的時候,展示一下自己的無上威嚴,讓他們受些挫折,從此心中有所畏懼,才是他最開始的初衷。
不過,隨著局勢的發展,各種不同勢力的介入,事態的發展已經脫離了最初的走向。在煙波殿內運籌帷幄的皇帝陛下,驕傲自大的心中也許根本就還沒有意識到,他已經陷入臣子們的算計中。最後誰在翻雲覆雨、執手天下棋局,現在沒有人能看的清楚。
聽到太子造反訊息後的皇帝,一怒之下發出了好幾道命令。派宮中飛騎去傳令北軍大營發兵,只不過是其中之一。幾乎是與此同時,羽林軍接到指令,封鎖未央宮,禁止所有人出入。繡衣衛負責監督,嚴密警戒,防止在宮中發生異常。
身負宮中喻令的侍衛們早已經去分頭通知在城中的朝廷大臣們,明日五更早朝,皇帝陛下將親自主持,所有人不得缺席。
這是時隔許久之後,因病休養的皇帝對外發出的第一道召令。聽到城中紛擾的許多大臣們在忐忑不安中,終於聽到皇帝聲音的時候,都已經感覺到明日的大朝會必將至關重要。是福是禍,難以預測啊!
太子起兵作亂的傳言早已經全城盡知。在沒有得知真相之前,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猜測,但畢竟是懷疑者居多。太子仁孝寬厚的名聲朝野皆知,突然說他造反,難以服眾。不過,當皇帝的明確意志傳達出來之後,這個夜晚,大多數人都將夙夜難眠。何去何從,這次的選擇異常艱難!
而太子殿下現在怎麼樣了呢?他究竟身在何處?在許許多多人焦急的等待中,卻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訊息。只知道朱雀門外一場激戰之後,太子在侍衛的保護下落荒而逃。長安的黑夜中,不見人影,只聞殺聲。
接到命令的長安府衙和九門兵馬也終於全部出動了。在宮中太監和繡衣衛的全力督促下,連夜展開了全城大搜尋。太子東宮博望苑,已經在第一時間被包圍起來,裡面的所有人都被嚴密的看管,等待著未知的命運。
而與太子有交往的所有城中府第,不管是任何身份也不管是多麼尊貴,也都成為重點搜查和監督的物件。一時之間,雞飛狗跳,亂象橫生。
數千九門騎兵在長安街道上來去縱橫,更有繡衣衛主使下的千百江湖人物提供線索和訊息。有好幾次,幾乎就要捕捉到太子的蹤跡,不過,最後還是讓他成功地逃脫。
太子身邊有一個極其厲害的人物保護,這已經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也正是依靠著此人保護,太子才能躲過長安城中的天羅地網,至今沒有人能夠抓到。不過,據說是那人早就受傷極重,強弩之末,難以持久,已經不足為懼。
時近午夜,一向囂張的九門騎兵終於又一次發現了可疑蹤影。前方刀光閃過,正有幾個繡衣衛和江湖高手死於非命,隨後有馬蹄聲隱沒在不遠處。轉過街角的騎兵校尉急聲喝令,幾百刀弩齊全的九門騎兵縱馬追趕,緊緊的咬住不放。黑暗之中,弩箭橫飛,也不知道射中了沒有。
前方几十丈之外,一匹疲憊的馬上,渾身帶傷的樸永烈一邊縱馬賓士,一邊把玄刀用布條緊緊的纏在手掌中。帶著太子穿越半座城的逃亡拼殺,一路經受圍追堵截,為了保護好太子毫髮無傷,他不惜血染白衣,身上已經是傷痕累累,渾身的氣力幾乎消亡殆盡。城內所有可以去暫時躲避的地方,都已經被重兵包圍。現在唯一的辦法,也許只有拼著最後一口氣殺出西城永安門去長樂塬,才能有一線生機!
“太子殿下,前面就是永安門……放心,只要能衝出去就安全了!”
迎面風生,殺氣凌人。火光中,千騎兵馬刀鋒陣列,血衣少年深吸一口氣。縱然拼得一死,亦不負師父所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