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太子,匈奴人可不是中原人,之所以被稱作蠻族,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接受過博大華夏文明的薰陶,不懂得什麼叫做忠孝仁愛,更不知道什麼是家國大義!他們唯一信奉的,是草原上的狼群法則,那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走到大帳之外的元召看著一望無垠的草原夜色,天上星辰寥落,明月清輝。他覺得很有必要借這個機會讓太子好好的瞭解一下族群和人性的複雜。
“單于羿稚邪只要還活著,那他就是一面旗幟,草原上實力差不多的那些力量,就會以這面旗幟為號召,組織起來對抗漢軍,這樣的局面不是我們想要的。而相反的,只要單于可汗已經死去的訊息傳播開之後,那些分屬於不同勢力的力量,就會為了保護自家的利益各自為戰,甚至會為了去搶這個單于的稱號而刀兵相向,反目成仇!如此一來,整個草原就成了一盤散沙,漢軍馬蹄到處,摧枯拉朽踏平漠北,易如反掌也!”
元召說的很平靜,這樣的小手段並不值一提。就像剛剛誅殺了草原之王一樣,不過就是處死了一個必須要死的俘虜而已。只要是為了家國大義和英勇的漢家戰士少流些血,做這些事,在他心裡沒有起半點波瀾。
太子劉琚認真的聽著他的話,眼睛在夜色中閃閃發亮。眼前這個人,教會了他許多道理,那是翻遍博望苑所有的書籍不可能學到的。
“元哥兒,你知道嗎?自從六歲那年你救得我性命,便一直是我的偶像……直到現在你成了我的姐夫。呵呵!你做的每一件事,我都需要反覆得想好幾遍才能發現奇妙之處呢!”
“哦,我可沒有那麼偉大……呵呵!其實要殺他,除了這樣的大用處之外,倒是也有點別的私心。當初我答應過一個人,要幫他實現這個目標的,如今也算是得償所願。”
太子劉琚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元召說的是誰。片刻的靜默過後,兩個人一起轉過身,來到十幾丈外的篝火堆旁。有一個人已經坐在這裡很久了,一罈酒喝得所剩無幾。
十幾年之前,也是這樣的夜晚。在長安城西長樂塬的星空下,還是普通少年身份的元召認識了兩個朋友。便裝出宮的小皇子劉琚和跟隨著匈奴使團來長安的匈奴王子餘丹。
餘丹送給了元召一把金刀,是為了感謝他相贈的細鹽。那一小包兒細鹽後來隨著他輾轉千里回到草原,只是為了讓自己的阿姆能夠吃到中原口味的飯菜。餘丹不記得曾經是大漢和親公主的阿姆到底有沒有為此多吃些飯,他唯一記得的是那個柔美的女子把他摟在懷裡翹首南望的樣子。長空飛過孤雁,叫聲淒涼,淚珠落在他的額頭,卻如灼燒一般滾燙!
十年之後再次坐在一起的三個人,無論是身份還是心情都已經今非昔比。元召沒有對淚流滿面的匈奴流亡王子說什麼,只是隨手拎過酒罈,開始喝酒。朋友的含義,在有些情況下,並不需要千言萬語的勸說,而只需要陪伴。
太子劉琚也隨地而坐,他的酒量不行,自然不能如那兩個人一樣以酒罈論。找了個杯子,輕輕的抿了一口之後,看著天地間的星光夜色,默默的想一些事情。
“元哥兒,謝謝你!”
良久之後,喝完壇中酒的餘丹擦乾了眼淚,長長的抒出一口胸中的沉悶之氣。元召放下酒罈,淡淡的笑了笑。
“你的心腸還是太軟了!本來親自手刃仇人,才是這世間最痛快的事。”
“我知道。幾年之前,他射殺父王,後來又逼死了我的阿姆,包括派人對我不間斷的追殺……這些仇恨,即便是在他身上斬百十刀都難解心頭之怨。只不過,這一路而來,親眼看到千千萬萬的兩軍戰士在互相拼殺中死去,血染草地,骸骨荒原……我不知道,這最終會有什麼意義!”
說到這裡,餘丹有些痛苦地抱住了自己的腦袋。無論怎麼說,他都是在草原出生的匈奴人,雖然身上流著一半的漢家血脈,但親眼看到匈奴落到今天的悲慘境況,心中對背叛的負疚感,卻是怎麼揮也揮不去的。
太子劉琚的嘴角動了動,剛要說些安慰的話,卻見元召擺了擺手,然後拉著他們一起站了起來。
風過草原,火光明滅,遠近的漢軍大營連綿不絕,刀鋒與鎧甲的反射在月光下閃閃發光,雄壯的戰馬嘶鳴在草原深處,軍中大旗捲起的是烈烈大漢雄風。
“戰爭是為了最終的和平!只有經受過最殘酷死亡考驗的人,才能倍加珍惜以後的平靜生活……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所有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族群,從南到北,自東至西,不管是漢人、越人、高麗人、西域人、匈奴人還是東胡人……他們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