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禮輕輕一笑,將手中的摺子扔到桌上,發出一陣沉重的聲響。
“母后,此事我會多加留心,不過皇嗣之事還是等等吧!拖家帶口,未免牽扯後宮,煩心事一多,便無心處理國政大事了!”
劉禮自然明白太后的意思,這若要生皇嗣,那一輩子也不會有歸權的一天。
太后略微哀愁地嘆了口氣,不滿地回道:“皇上,你可知道皇嗣的重要性?趁你現在朝權未握,後宮不會起惡鬥,這才好養兒育女。你若是不喜歡那些妃子,還可以自己納妃。如若不然,母后這皇權還是給不了你!”
“無需皇權,也無需皇嗣。這朝政、財務、軍事,你歸其一就好!”劉禮直接回答,面無表情,看起來堅毅無比。
太后一愣,驚訝地看著劉禮,又與劉忠對了對神色,心想:這是唱的哪一齣?難道你出去經歷生死,又問了蘭心閣,不是趕回來讓我退位嗎?為何還要給我留那麼多權力?
“三弟,你為何只要一權?這三權都十分重要,不可分割,難道你想疏忽其他兩項不成?”
“是啊,皇上你這是何意?”太后溫柔地看著劉禮,“母后老了,這三權都不想握在手裡,還是請你遵從母后的意思吧!”
劉禮淡然一笑,“母后若是執意轉讓三權也可,但是無論是幾權,我對皇嗣之事都不會匆忙、馬虎。”
太后愣著不說話,只是憤怒地看著劉忠,讓他接這話茬。
“三弟,那你想要哪一權啊?”
劉禮面無表情地回道:“哪一權都可以,只要母后喜歡。這回歸一權,是為了母后的名聲好聽,免得有人說母后不尊老規。畢竟,這秋天結束就到了我的二十一生辰了。為母后保留兩權,一是為了母后習慣,一是為了平衡母后的權威。終其根本,我是想讓母后慢慢習慣、不覺失利,免得母后心中有些不悅!”
太后溫和一笑,眼神卻凌厲得可怕。“原來皇上是為母后考慮,這等心思倒是讓人感動!迴歸幾權都無所謂了,還是皇上自己選吧!你想在什麼方面多加鍛鍊,那就選擇對應的職權,也好為你將來鋪路!”
劉禮點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謙讓了!”
太后和劉忠都假意笑笑,內心都緊張無比。
“朝政之事繁瑣複雜,對應文武百官還是母后擅長。軍事之事牽扯甚多,還有著諸多嫌疑,我也不趟渾水了。我還是覺得財政畢竟穩妥,只是書本,不扯謀略,我便選這個吧!”
太后和劉忠都鬆了口氣,卻又覺得哪裡不對。
雖然朝政如主心骨,而軍事也是靈魂力量,但是劉禮抽走的財政大權卻也不可小覷。若是沒了財政,這朝政、軍事豈不難以施行,看起來簡單權小,確實也是關鍵所在。
“既然如此,那便如皇上所願,母后待會兒就讓人把有關財政的東西交予你!”
“多謝母后,此後的路還漫長無邊,希望母后能夠多加提點。”
太后笑著點頭,“那是自然!”
太后和劉忠都離開後,高海才將宮人全部驅離,與劉禮談些私密的話。
“皇上,你為何要拿走財權?若是軍權,豈不更好?”
“雖然軍權在握,比較有權威,但也最為兇險。再者,太后背後的勢力可並非軍權可以對付的,還是不能莽撞。若是得了軍權,再說我不孝謀反,豈不是罪過?”
“那倒也是,不過這朝政也比財政好啊!與文武百官打交道,還能管轄人員調配等事情,這也可以調整物資、調動財政,豈不是三權最高者?”
“是也不是,這朝權牽扯太多,拿了也不起作用。那些官員只聽母后的,明事理者少之又少,我也不想現在就掀開鍋底,一切都還太早了!這些東西,需要謹慎小心地拿回來!”
高海點點頭,笑問:“皇上為何突然要想著拿權了?以前那麼多機會,你都不珍惜,怎麼這一次卻抓住了呢?”
“此去幽州,頗為感慨,大哥一番話也讓我明理頗多。要想保住自己,就得拿些東西鬥爭,不可空拳赤手。這財權是活的靈魂,也是天下的命脈,你可不要小看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