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三投課目
專業射擊之後是“三投課目”的比武。
“三投”是指在25米的距離上投擲進攻性手榴彈,在4至6米距離投擲軍用匕首和工兵鍬,這是偵察兵進行隱秘、精準殺敵的絕招。
手榴彈是步兵三大件——五公里越野、投彈、射擊裡的一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蘇秦是步兵出身,所以手榴彈投擲於他來說並不算難。
偵察尖兵比武裡的手榴彈只要求投擲25米,但這個要求的難度可一點兒不低。
一些厲害的兵能把手榴彈丟出七十多米,但那是站著投擲,而此刻,偵察尖兵比武的手榴彈投擲是臥姿投擲。
在真正的戰鬥中,哪一個要是站起來丟手榴彈,只怕很快就會成為敵人的活靶子,而偵察尖兵比武又是一切從實戰出發,所以他就只能是臥姿投擲。
而且,除了距離之外,他還有精度要求。
在二十五米外的地方,工作人員畫了兩個大圈,一個是內圈,半徑1米,另外一個是外圈,半徑三米,只有把手榴彈投到這兩個圈裡,投擲才算有效,當然,投擲到內圈裡的得分會更高。
這樣綜合起來看的話,這個手榴彈的投擲難度可就不低了。
大多數人要麼投不到,要麼距離是達到了,但都丟到了圈外,不算數。
每一個參賽隊員有三顆手榴彈。
“下一個,西南軍區,蘇秦!”裁判喊。
“到!”蘇秦答應了一聲,然後來到規定區域趴下。
他的身邊放了三枚手榴彈。
“投彈準備!預備——開始!”
一聽開始,蘇秦拿起一個手榴彈就丟了出去。
砰!
手榴彈劃過空中,穩穩落地,輕輕鬆鬆砸在了內圈裡。
隨後,他又把第二顆和第三顆手榴彈相繼投擲出去,都是丟在了內圈裡!
手榴彈是中國陸軍的拿手課目,作為中國陸軍裡的尖兵,這點事情於蘇秦來說不過是小兒科而已。
投彈之後是投擲軍用匕首,也就是俗稱的飛刀。
在6米的距離外用軍用匕首射目標靶,射中靶心才算有效。
這當然也是小兒科,輕鬆就過。
最後一個,是投擲工兵鍬。
這個跟飛刀差不多,也沒什麼難度。
“三投”課目結束後是“通訊建聯”,也就是組裝出一個電臺,並用電臺和指揮部進行聯絡,這個課目於蘇秦來說也是小菜一碟,他只用了17秒就完成了電臺的組裝和通聯,再次創造了偵察尖兵比武有史以來的最快記錄。
接下來,蘇秦就只有最後一個課目的比武了,伏擊戰鬥射擊。
這個課目的要求是這樣的,每一次比武,十個隊員一起進行,十個隊員之間是相互敵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