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王常林問過寧憐花,讓東沙遭此大劫的到底是誰,但是寧憐花卻給出兩個字:因果。
王常林或許明白,現在的自己即使知道兇手是誰也無法為這些人報仇,等自己真正站在那個位置的時候,一切必將真相大白。
離開東沙,離開這個自己整整生活十三年的地方,除了悲痛之外,王常林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捨,因為他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剪指甲飛出一地指甲屑,認真打掃一番,以為就收拾乾淨了。
然而當我們放鬆警惕光著腳走在地板上,卻又被殘留在地上的扎到肉疼。
這就像我們以為把那些事那些人打包扔掉,就能徹底與過去告別。
可不知道何時何地何種狀態下,某件相似的事或某個熟悉的身影又出現的時候,自己的心會那麼疼。
黑木非常喜歡王常林在這個年紀的這份沉著,一路上他們雖然都沒有開口,但黑木會一直觀察這個孩子,他甚至希望能將其收為弟子,但他也不能擅自做主,王常林還需要帶回去交給城主發落。
隨著路上行人越來越多,王常林知道,龍城似乎近在眼前。
這座城池,這一切對他而言,依舊陌生,是不是這個世界的角色太普遍?太流動?太容易的被外物剝離?
善變的世道像是在嘲笑我的自不量力,可它怎麼會知道唯有心念所駐的城池無堅不摧。
龍城的歷史沒有人能說的清楚,傳聞存在上萬年,而且誰都清楚,龍城城主當年與龍潛王朝的皇帝乃是結拜兄弟,封疆大吏,官拜龍王,一方諸侯。
龍城人口在龍潛王朝同等級城池中不算太多,但其中所涉及的面積非常龐大,因為龍城主要包裹一座冥王山,單單是冥王山就佔據著龍王所管轄地域的九成以上,所以真正能居住的地方不足一成。
龍城百姓對於黑甲軍的敬畏從看到黑木的那一刻已經非常明瞭,黑甲軍在整個龍城境內擁有生殺大權,千萬不要小瞧這座城池,誰也不知道龍城在這裡存在了多少年。
尤其這一屆的龍城城主龍王,他開天闢地的竟然在冥王山中開闢出一條道路,直接可以貫穿荊州與揚州,成為兩大州之間唯一的交通要道。
龍王的霸道不僅僅表現在治理疆土這麼簡單,尤其在強勢的態度上。
即使溝通揚州之後,也沒有人敢於挑戰他的權威,輕易插足龍城之事,他手下的黑甲軍戰無不勝,一座城池幾乎可以抗衡一個小的王國。
王常林是第一次來到龍城,當他看到雄偉的龍城之後,感慨萬千,東沙真的太小了,小到自己看世界的眼睛都變得渺小。
百丈城牆疑是龍臥於陸,成為山九仞之功,鄙夷天下之勢。
固若金湯,金戈鐵甲,城牆之上遍佈守衛,雖然沒有熱血戰火,但為的是給龍城的黎民百姓一個安心。
龍城內車水馬龍,顯得平安喜樂。
但從整個城池中百姓的腳步看來,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似乎都超出常人,或許在戰亂時刻,整個龍城都會全民皆兵。
唯一有一點便是一面城垣上的累累傷痕,似乎在提醒著大家,不要被安樂所矇蔽,居安而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