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的炮兵部隊平時可是經常進行實彈演練,也就只有財大氣粗的大漢帝國才能這麼奢侈的訓練自己的炮兵。
這些海軍的炮手的水平可比陸軍同行們還要高,平時都是在搖盪不已的戰艦上射擊敵艦,今天終於可以腳踏實地,穩穩地射擊,那命中率還不是高的嚇人?
從第二波齊射開始,就有羅馬人的戰船被漢軍炮彈集中了,漢軍開始的階段使用的都是實心彈,只要命中,就保準砸出一個大窟窿。
帝國級風帆戰列艦上的大口徑艦炮可都是最先進的後裝炮,已經可以發射藥包和彈頭分離的榴彈了,而且使用了碰炸引信,確保了殺傷力。
可是對付羅馬人這些在漢軍眼中比較原始的戰船,實心彈就足夠造成巨大的傷害了,至於成本更高的榴彈,能省就省吧。
普布利烏斯見到前鋒部隊的戰況不利,便下令中央艦隊的五列槳戰艦、四列槳戰艦都投入進攻,因為它們上面裝備了弩炮,只要進入弩炮射程,就可以給漢軍顏色看看。
可惜,普布利烏斯還是低估了火炮的威力,也高估了他的部下,弩炮的射程連迫擊炮都趕不上,更別說和火炮對擼了。
目標明顯,移動緩慢的五列槳戰艦和四列槳戰艦在漢軍炮兵眼中就是最好的移動靶,一輪又一輪齊射覆蓋了過去。
因為五列槳戰艦的體積更大,實心彈已經難以造成太大威脅了,漢軍的大口徑艦炮開始換裝榴霰彈,雖然不能像實心彈那樣砸出一個大窟窿,卻能夠引燃一場大火。
四處橫飛的炮彈破片也能夠給人員密集的羅馬戰艦以極大殺傷,特別是穿透水平甲板,進入槳室之後爆炸的炮彈,更是可以收割滿艙的人命。
普布利烏斯見到這樣的場景,也是大受震動,立刻下令所有的戰艦後撤到海岸炮臺的射程之外。
現在,他只能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到馬庫斯的身上,希望陸軍能夠從陸地上佔領那些該死的炮臺,解除海軍的最大威脅。
亞歷山大港外的海灘都是一望無際的沙灘,畢竟是尼羅河三角洲的下游,沖積平原地貌。
所以根本無法判斷羅馬人從何處登陸,針對性的防守也就無從談起,只能是守護好炮臺陣地所在,等待敵人來攻。
一百艘羅馬人的運輸艦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順利靠泊,六個軍團的羅馬人成功的登陸亞歷山大港的外灘。
馬庫斯迅速整頓了一下各個軍團,讓他們各自順利找到自己的所屬,幸虧在塔蘭託進行過多次演練,登陸過程還算成功。
羅馬軍團迅速向炮聲隆隆的亞歷山大港的制高點提爾普山跑步前進,海岸炮臺就修建在山頂上。
亞歷山大港分東西兩個港灣,其中東港水淺,是漁船和休閒度假的好去處,而西港才是深水良港,往來的商船和造船廠都在這裡。
羅馬人是從東港的外灘登陸的,他們必須先攻佔位於東西港之間的制高點提爾普山,才能進攻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