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其他國家還沒有強大起來,大大的拓展漢民族的生存空間,為後世子孫打好更強大的基礎。
呂布甚至覺得這是自己這一代人的責任,總是要力所能及地做到極致,才能問心無愧。
站在如今的高度和角度上看問題,呂布發現自己現在才能理解為什麼歷史上的那些龐大帝國和開國君主們擴張領土的野心永無止境。
也許只有站到金字塔的頂端,才會看得更遠,做的更多,才會發現自己有不斷前行的責任和壓力。
這一切最終都變成了不斷前行的動力,而不是貪婪和目光短淺,以及狹隘那麼簡單。
一九九年五月,冀州之主袁紹在烏巢之戰大敗之後,勢力大不如前,以致抑鬱成疾,到得此時,已是臥榻不起。
因為他寵愛後妻劉氏,對劉氏所生的三子袁尚最為偏愛,一直想以袁尚為嗣。
他將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外甥高幹都派到外地擔任郡守,只留袁尚在身邊。
田豐在世之時,就曾以此事規勸過袁紹,袁紹根本不聽。
而郭圖、審配之流早已被袁尚收買,自是替袁尚幫腔。
老大袁譚在袁紹的三個兒子之中最有才幹,卻是最受排擠,自是心有不甘。
袁譚擔任清河郡太守之後,便秘密與青州軍往來交流,意欲結盟以抗袁尚。
正是袁紹尚未身死,幾個兒子卻已經開始了爭權奪利。
一旁的曹操則更是虎視眈眈,並且暗中與袁熙、袁尚交往。
虎面軍師則給呂布去信,讓呂布早做準備,只怕袁紹一死,冀州就會大亂,這也許是一次兵不血刃地佔領冀州的機會。
呂布很重視這件事,他密令徐晃,由他負責具體事宜,早做準備,調動軍隊。
呂布甚至決定趁此次機會,宣佈青州易幟,挑明旗號,迴歸中央軍的懷抱。
北方的局勢尚算穩定,即使是實力大漲的曹操,也在忙於消化吸收,烏巢大戰之後從袁紹處得來的地盤和人馬,以及人口資源。
連年征戰,曹操所轄的地盤經濟也已瀕臨崩潰,糧食也難以自給自足,急需休養生息,所以曹操並沒有忙著繼續攻打袁紹,而是施行仁政,治理民生。
而南方的孫權在接掌政權之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平定了宗室內亂,消滅了叛亂的郡守、縣令。
又以周瑜、程普等人統軍,平定了山越諸部,收編了山越之民數萬口,用來編練新軍。
他還廣招賢才,聘訪名士,諸葛瑾、嚴畯、陸遜、顧雍等人都被孫權招至麾下。
並且安定了地方豪族以及南遷避難、寄寓名士的心緒,徹底穩定了江南局勢。
隨後便以周瑜為統帥,進攻江夏郡,與荊州劉表爭奪江夏郡的控制權。
雙方皆以水軍見長,江東軍兵精將強,荊州軍卻勝在數量龐大,又擁有江南最大最好的造船工廠。
荊州始終憑藉水軍壓江東一頭,並且在嚐到甜頭之後,更加重視水軍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