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已經六十多歲了,可是華歆才三十五歲,正是好年紀,此次華歆得到朝廷的徵召,特意跑到元城去見他的師兄鄭玄。
巧的是鄭玄也接到盧植的親筆信,邀請他到長安,教書育人,還講述了呂布是如何重視教育,如何宣傳儒家學說的,並且派了他的兒子駕車來迎接鄭玄。
所以他們兩個人一起上路,從冀州的魏郡一路跋山涉水前來長安。
呂布又詢問了一下中央師範學堂的近況,沮授告訴他,現在開設了國學、算術、製造三個專科,學制兩年,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可以在官辦學堂裡傳授這些專業的知識。
不過學生好招,良師難覓,法衍、沮授、馬鈞、甚至是盧植都在學堂之中授課,所以盧植才會花費心力,邊邀天下名士,主意都打到了自己的同窗好友身上。
呂布自然滿口應允,願意親自出城迎接。
第二天,呂布換上了大將軍的服飾,與盧植,法衍,沮授,賈詡等人一起,出城十里迎接鄭玄和華歆的車駕。
等了好半天,才見到一輛馬車從東方緩緩駛來。
趕車之人見到這麼多的朝廷官員擋住了去路,連忙停下馬車,馬車停穩之後,卻不見有人下車。
沮授輕輕拽了一下呂布的衣袖,使了個眼色。
呂布暗自好笑,他知道這個時代的文人名士就喜歡搞這種風骨之事。
呂布也不說破,他跳下赤兔,帶著眾人來到車前,高聲唱喏,“呂布在此恭候兩位先生多時了,還請二位先生下車一見。”
這個時候,車簾才掀開,先下來一個年青人,呂布認得是盧植的兒子,然後又是一箇中年人,氣質不凡,卻是呂布不認得的。
最後出來的是個鬚髮皆白的老者,見到這個老者,盧植大步上前,躬身施禮,“盧植見過康成師兄,師兄別來無恙啊!”
那老者見到盧植也是回了一禮,“原來是子幹師弟啊,卻是勞煩師弟久候了。”
那個氣質不凡的中年人也向盧植施禮,“見過子幹師兄。”
盧植見到他也很是高興,“子魚師弟還是這麼年輕有為,不像師兄我都兩鬢斑白了,真是讓人羨慕啊!”
盧植轉過身來,向呂布介紹道:“奉先將軍,這位就是我的師兄,高密鄭玄,這位是我的師弟,高唐華歆。”
呂布趕忙上前彎腰行禮,“見過鄭玄先生,見過華歆先生,久仰二位先生大名,今日一見,吾願足矣!”
鄭玄見呂布如此禮賢下士,禮數周到,也暗自滿意。
“草民鄭玄見過大將軍,鄉野之人怎敢受大將軍之禮?”
說著便要向呂布行大禮,呂布上前一步,阻止道:“呂布今日請兩位先生出山,是為了助我辦這師範學堂,更想請二位先生為國為民出謀劃策,在這朝堂之上建言獻策。”
鄭玄直起身來,微笑著對呂布說:“大將軍興辦學堂,是利國利民的善舉,鄭玄已經聽子幹師弟詳細地介紹過,我也願意有更多的年輕人學習儒家經典。”
“所以我答應子幹,來這師範學堂,傳道受業解惑。朝堂之事,我年事已高,力不從心,就不參與了。可是子魚師弟風華正茂,又胸有韜略,正應該為朝廷出力。”
呂布聽鄭玄說讓華歆入仕,也很是高興,“得子魚先生助我,大業可期,呂布也只願天下太平,百姓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