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的山頂之上,馬騰和龐德,張楊能夠清楚的看到敵軍忙碌的身影,當他們看到敵人開始挖掘壕溝,搭建起了一丈高的寨牆,臉色都變得極其難看。
敵人並不笨,這麼快就改變了策略,圍而不攻,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致命的威脅。
他們的乾糧已經不多了,淡水也不富裕,之前光顧著追擊韓遂了。
吃的其實也能堅持兩天,有這麼多負傷的戰馬,怎麼也能吃上幾日,可是沒有水,人怎麼活?
這是一座光禿禿的山頭,沒有幾棵樹,根本就不可能找到水源。
如果等到敵人吧壕溝挖好,寨牆建起來,再想突圍可就難了。
也不知道後面的援軍到了何處?能不能及時的趕到了。
馬騰派出人馬去幹擾敵人挖掘壕溝,起初效果不錯,殺傷了不少敵軍。
可是後來的敵人也學精了,他們在寨牆上建起了箭樓,上面時刻都有人瞭望,又在壕溝邊埋伏了大量的弓箭手。
當中央軍再去襲擾的時候,箭樓上的瞭望哨早早就發出了警告,大批的弓箭手給中央軍不小的殺傷,壕溝的挖掘再也不受影響。
馬騰看著不斷加寬加深的壕溝,心急如焚,所幸,韓遂是想要環山挖一條壕溝,工程量不小,這裡也算是半個凍土帶,土質堅硬,他們也沒有合適的工具,想完工還得幾日。
在冀縣前往狄道的驛道之上,又一支規模浩大的隊伍正在滾滾向前。
絳紅色的軍服十分醒目,大多數人都騎著馬,也有不少的馬車隨行。
隊伍一側的驛道邊上,聚集著十幾名軍官服飾的漢軍,遠處還跟著數百騎兵,看起來像是衛兵。
在這些軍官中間有著一個平民打扮的人也騎著馬,正氣喘吁吁地向中間一位銀甲白馬的將軍打扮的人說著什麼。
“稟告張遼將軍,我是情報部涼州局隴西分部的負責人,這是我的信物,”說著掏出一面腰牌遞給了張遼。
張遼驗看一番,果然是情報部的腰牌,接頭暗號也對的上,這才相信是自己人。
張遼可不像馬騰,他對情報部的能力十分信服,所以一路之上都與情報部保持緊密聯絡。
所以他一到冀縣,見到留守的郭汜,就知道馬騰搶著去隴西,一定是為了韓遂。
情報部也得到了韓遂出現在金城郡的訊息。與此同時,來自長安的飛鴿傳書也帶來了呂布的指示和不安。
張遼聽說馬騰已經率軍出發十日還多了,也是焦急。
馬騰的部下可都是騎兵,特別是中央軍的騎兵保持了優良傳統,一律是一騎三乘,趕起路來,簡直就是飛一般的速度,自己哪裡追的上?
他只能一邊命令郭汜立即帶著他的騎兵第八旅在前面開路,緊緊追趕馬騰。
一面讓情報部飛鴿傳書命令在安定的侯成留下一個旅,駐守安定和北地,帶著法正和其他兩個旅,星夜兼程來追趕自己,一起去增援馬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