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大雨。
在洛陽皇宮的崇德前殿,舉行了廢立儀式,太傅袁隗將漢少帝劉辯扶下了皇帝寶座,解除了玉璽和印綬轉交給了劉協,然後又扶劉協正式登基,是為漢獻帝。
董卓站在文武大臣的最前列,帶頭山呼萬歲,叩頭行禮。漢獻帝劉協雖然只有八歲,卻已經是做的有板有眼,有模有樣。
皇帝年幼,大權自然盡在董卓掌握。
董卓當眾談何了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責,罷免了她的太后之位,遷入永安宮,把劉辯廢為了弘農王。
十月三日,大雨。
唯恐橫生枝節,董卓又賜下毒酒,將何太后毒死宮中。
不許朝廷為何太后舉辦葬禮,卻讓獻帝劉協到城中的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們穿白衣上朝三天。
十月十二日,朝廷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位列三公之上。
此舉只是為了將太尉之位讓給董卓,董卓由司空改授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封郿侯。
封丁原為衛尉兼領衛將軍,封晉陽侯;封呂布為車騎將軍,兼領幷州牧,封雲中侯;封袁術為後將軍。
十月底,董卓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來到朝堂之上,要求為建寧元年政變之中被先帝政治定性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所有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
在袁隗的指導下,漢獻帝劉協准奏,恢復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
董卓徵召了許多名士入朝為官,韓融、陳紀、荀爽、蔡邕、伍瓊等人都成為了董卓的幕僚,又選拔了大量的名士擔任地方刺史和郡守,比如韓馥、劉岱、張諮、張邈等人。
十一月三日,董卓趁著何太后遺體下葬的時候,開啟漢靈帝的文陵之機,做出了瘋狂之舉,偷取其中的珍寶。
還放縱手下的兵士在洛陽城內劫掠富戶,搜刮財物,甚至奸**女。
在搶劫幷州商團的店鋪和當街奸**女之時,與呂布的幷州軍發生衝突,這些都嚴重違反了幷州軍的軍紀。
而洛陽城內的幷州軍兵士們其實都是蕩寇騎的精英,他們給這些狂妄不可一世的涼州兵好好地上了一課。
總共發生了兩場群毆,第一場,在幷州商團的店鋪外,十五人對五十人,結果卻是零比二十三的傷亡比例。
第二場更大規模的群毆,就發生在董卓府邸和呂布府邸的中間地帶,巡邏的幷州軍遇到了當街奸**女的西涼軍。
二話不說,幷州軍就是拔刀相向,西涼軍雖然喊來了更多的人,可是幷州軍也放出了報警的禮花。
三百人對八百人,不光是拳頭,大刀,匕首也都用上了,這一次的戰績卻是三十比五百五十人,而且幷州軍只是三十人受傷,沒有死掉的。
幷州軍嚴格遵守呂布的軍令,維護軍紀,下手之時毫不留情,對於敢破壞軍紀的涼州兵絕不手軟。
這兩次群毆,特別是第二次大規模的械鬥,使得幷州軍與董卓軍處於嚴重對立狀態,雙方下層官兵都是劍拔弩張。
幸好董卓和呂布還比較剋制,沒有讓衝突升級,沒有再次大打出手。
十一月底,董卓下令召回了遠在三輔的皇甫嵩,解除了他的兵權,派遣自己手下的大將收編了皇甫嵩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