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袍老者沒有疑他,開啟信紙看了起來。
“字還不錯!”
老者只是看了第一眼,印象分還算不出,他已經很久沒有收到這種信了。
沒想到最近一連收到了兩封信。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老者低聲念道,神色頓時微微動容了起來。
這封信既然是發給他的,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鑽研它越顯得堅固,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間又像在後面……
孔聖公臉上浮現出了一抹柔和的笑容,繼續看了下去:“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叢之,末由也已……”
直到這個時候,孔聖公古井無波的眼睛裡,像是掀起了軒然大波,驚濤駭浪。
這說的……他臉都紅了。
這句話的意思無非就是說,夫子循著次序,一步步誘導我,先教我博學文章典籍,然後要我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我想停止不學了也不可能,已經用盡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從上去,但總感到無路可追從上去。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大夏太子林宇,贈孔聖公。”
孔聖公眼中寫滿了震驚,那道冠古今的這句話,讓他心情都難以平靜下來。
僅僅片刻,他立刻就明白了這封書信的價值,簡直是無價之寶啊。
諸子百家之中沒有爭鬥那是不可能的,所有聖公也都在爭高低,在世俗推行他們的道。
而在聖文大陸以南的諸國,都是推崇孔孟的儒家之道,民間也有不少讚頌聖公的詩詞、歌謠。
但真正做到讓聖公滿意,並且可以用來廣為人知的作品,寥寥無幾。
然而今天,孔聖公發現這封書信裡的內容,絕對可以用來廣傳天下,增加他以及孔府的名望的利器。
沒有之一。
“大夏太子林宇……”
孔聖公記起來了,似乎他之前才收到過一封書信,來自於大夏國公陳太玄。
說他孔家的門生孔令恆,被大夏太子緝拿進了詔獄。
具體什麼原因,信中沒有明說。
所以孔聖公也就回了封信,他的問題只有一個‘此為何故?’。
“嗯?”
孔聖公突然發現這封信是兩頁都書寫了內容,於是翻過來看了下,輕聲唸了起來。
“聖公在上,學生林宇,大夏皇太子,久聞聖公威名,奈何無法親自瞻仰聖公風采,但時常以聖公言行嚴格要求自己,父皇也常稱讚聖公之仁,天下無二。”
“所謂聖人道大能亦博,學者所得皆秋毫,正是如此,學生對聖公無不敬佩。”
內容寫到這裡,突然之間,孔聖公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了一股鋒芒之意。
“然而,孔聖公門中卻有一人,仗著是聖公門生,在大夏欺行霸市,藐視大夏皇族,意圖侵犯大夏皇親國戚……學生憤怒,聖公一生仁愛天下,門中怎麼會有這種門生?學生以為,定有人招搖撞騙,於是一怒之下,將他押入大牢……”
林宇洋洋灑灑寫了不少的字,大抵是在控訴孔令恆怎麼怎麼囂張跋扈,怎麼怎麼目中無人。
以及堅定的認為孔令恆並不是孔聖公的門生,順帶字裡行間充滿了對聖人的敬佩。
“大夏太子林宇?真是個妙人……如此不遺餘力地讚美本聖公,無非是為了讓本聖公息怒……”
孔聖公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搖頭失笑道:“但這讚美之詞,本聖公就接受了。”
隨後孔聖公右手虛空一劃過,純粹以才氣凝聚成的卷軸鋪開,孔聖公不需要紙筆墨硯,直接用手在那才氣卷軸上書寫……
很快,書寫完畢,卷軸直接消失在了高塔之內。